中午吃饭的时候同事说:“感觉你每天的工作生活的状态都很平稳啊”,我听完一笑说:“你不知道我这风平浪静的海平面下面是有多少波涛汹涌的暗流呢!哈哈”
有的人的风平浪静是真正的平静,而有的人则像我一样看起来波澜不惊实际上有着很多看不见的内心动荡,当然这根接触的深度也有关系(该同事已基本是我同事范围内接触最为紧密的人之一),但是接触的再深,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没有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波涛”。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最近我内心这片平静的海面下面,真的有着很多的暗流,感情方面的,我对自身的思考反面的。现在来记录一下我今天的关于“刺激”和“反应”的思考。
1. 想象自己身体的一块儿皮肤有伤口,比如膝盖擦伤或者胳膊上的皮肤在洗澡的时候被搓红搓破,这块儿如果没有被妥善包扎处理后期愈合好,那么当这块儿皮肤在用盐水清洗或者碘伏擦拭的时候,就会刺痛,俗称“蛰的慌”,而当我们的皮肤好好地健康的时候,受到同样“刺激”我们就会没啥不适的“反应”。因此可以说,容易受到“刺激”的点,就是我们身上长期没有愈合的伤口,大刺激大伤口,小刺激小擦伤。
2. 我们大部分人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就好像一个只会机械式反应的机器人,或者说像梦游中的人,我们没有去打开自己的意识自己的觉知,不会去使用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不会对外界汹涌而来的各种“刺激”加以选择性接收或者丢弃,而是仿佛那些袭来的“刺激”会打开自己身上不同的开关,让自己作出机械式的反应——我们被这些“刺激”操控了!(此处我脑补了太多的自己在关系中的被“刺激”操控的像机器人一样作出机械式反应的情节)。因此,请我们醒来,不要再像一具机器人或者梦游中的没有思维能力的躯体,不要再不停地让外界的各种“刺激”打开我们身上的各种机械式“反应开关”,然后开启一段我们不受控的“机械式舞蹈”。让我们醒来,让我们关掉我们身上的开关,让我们学会选择这些“刺激”,给这些刺激分门别类,不好的“刺激”让我们像“丢垃圾”丢掉它。
此处依然使用一些用了很多遍的话来提醒我们做到关闭自己的开关,停止机械式反应。
1.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片空间。在那片空间里,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反应。在这种选择性反应里,我们获得了成长与自由。
——选自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2. 想象一下所有悲叹或不满于一切事物的人,他们就像是一只牺牲的猪那样挣扎和喊叫。
——选自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3. 做牛油果🥑,不要做洋葱。
4. 别人如何评价你,反映的是Ta的水平,而不是你的水平。
——李一诺《力量从哪里来》
5.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