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
一个孩子,7岁的时候知道关心父母,可到了27岁就不知道了,是他忘了吗?不,是不想。
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把父母当做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他们并非没有感情,而是故意选择不表达、不付出,试想,既然有人平白无故的给住、给吃,甚至还送关心、送温暖、送钱,而自己居然什么也不用付出,天底下有比这个更赚的吗?于是有的人觉得自己享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并且一点也不主动的回报父母,最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自知,偶尔唤起良知反思的时候还主动劝自己一句:那是他们自愿的。
我惊讶于当下年轻人对父母淡漠的感情态度。
仅仅因为别人自愿,你就能毫不在乎他们的心理感受?你太冷漠了朋友。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没有错,但是请给他们最起码的关心与尊重。在享受他们无私付出的时候能心怀愧疚、心怀感激,这是做人最基本的感情能力,哪怕你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没有很好的成就,请至少,至少别麻木。
一个孩子,7岁的时候知道关心父母,可到了27岁就不知道了,是他忘了吗?不,是不想。这是最可怕的情况,买点东西花点钱是可以的,但是要我在感情上给您真挚的关爱,不好意思,没有。还自以为用点物质就可以蒙混过关,让对方感情上满足,还能使自己心安。一个小心思,在这里揭露给大家。
更加恶劣的情况还不止于此,有的年轻人是独生子女,到这个年纪大概也知道,家里钱都是他的,于是放肆开玩,游戏人生、灯红酒绿、浑浑噩噩,看似潇洒实则混账,对于这样的年轻人用一个成语可以形容:狗仗人势。
有人说,这是因为父母的溺爱。如此轻松的一句话就把所有原因包揽进去,好一个逃避的理由。7岁不知人生为何,27岁反而糊涂了?
有人说,中国现在的潮流是爸妈帮忙给买房买车,这是现实情况,但这能成为一个人问心无愧的理由吗?
有些人要放在心里想着才叫关心,父母要的并不是孩子买的东西,而是一个内心的“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