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我们谈论人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人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柏一文社 | 来源:发表于2020-05-09 23:26 被阅读0次

    刹车失灵的火车在轨道上眼看就要撞死5个工人,另外一个轨道上有一个人。作为火车司机的你,会不会把火车扳到只有一个人的铁轨上?

    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但倘若不是五个人而是五亿人呢?

    问题似乎变得简单了许多。那个人的牺牲几乎成了必然,但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人不牺牲,等待他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一定数不清的谩骂,恐怖的威胁,可怜的恳求,人类永远不要自我标榜高尚。大部分人在生命面前,往往失去了理智的思考。或者说,往往只具有拯救自己生命的理智思考,其他的或许都会被归结为错误。

    这时候再来看这个人,是否激起了一丝你的同情呢?

    当然,倘若想更深入的看待这个问题,请先抑制住这份同情。

    从理科的角度出发,我更希望找到一个“标准”或者说“参考系”来考量这个问题,但是最大的阻碍在于,人文的所有“参考系”都是相对参考系。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成立。幸亏人文从来不追求永远正确。

    这个参考系,在我看来,就是所谓人权,“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其中必然包括生命的权利。由此我们也能引出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

    人权可以被量化吗?

    在我们所认知的人权中,存在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的关系。但是这里的集体人权是按照人们身份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老人,小孩,残疾人,罪犯。他们就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当我们把这个身份代入情境的时候,不免有些有失偏颇。倘若是牺牲一个十恶不赦的死刑犯,于道德来说是没有影响的。这个人所做的罪孽本就该死,他的生命权在道德和法律上都已经被剥夺,牺牲是必然的。

    但是我认为道德标准应当遵从所谓的“一般人标准”。抛却身份地位,就像“理想模型”一样,只考虑这个“人”。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一个理想模型,才能从中演化出无数的变式。在这个理想模型下,如果一个人的人权低于十亿人的人权,那是否低于两个人的人权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单就人权的说法,便已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甲未侵犯他人人权时,他人因为保护自己的人权而伤害甲的人权,这是不被允许的。如此看来,一个人的人权不低于两个人。三个呢,三十个呢,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答案必然是一致的,也只能是一致的。一个人的人权不应该因数量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是否牺牲应当完全取决于甲的主观意图,不牺牲也不能收到道德的谴责。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既然在我们的“理想模型”中,答案十分明朗。放在现实世界中,为何产生了这样大的不同呢?这份不同也是我们推理演绎中的不同,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真的明显发生过此类情景,但是发生过许多相似情景。我们也不难从中提取相似之处进行比较。结果想来是不乐观的

    为什么呢?不必问,也不必答。这个人如果自愿牺牲,但是更可怕的是,人们将这种牺牲当成理所当然。

    或许全篇文章所讲述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即使发生我所谓的归纳也可能全面错误。但是我依旧认为,即使他错在未来,仍能对在现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们谈论人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yr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