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枫分享素材库读书心理
我们一天到晚说的学习、学习,到底该怎么学

我们一天到晚说的学习、学习,到底该怎么学

作者: 话把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3-01 15:23 被阅读0次

    大学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一直做一个噩梦。当然了,噩梦的具体情节现在是记不得的,唯一记得的是那些噩梦带给我的强烈恐惧感及无助感。那些每天重复的噩梦只有一个主题---我回到了高三,回到了备战高考的时候。

    高中三年,对于我来说是极为痛苦的三年,那三年(甚至包括之前的几年)里,我一直都在寻找学习的意义。学习成绩必须靠刷题累积的方式让我厌烦至极,于是我逃课,逃学,装病什么都干过。

    学习,难道不应该是一个探索并寻找真理的过程吗?为什么我学习这么痛苦,有些人却甘之若饴?

    大多数人从小以来的学习方法有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是没有接受过脑神经科学知识的培训的,他们对于正确的学习方法知之甚少。除了一味的灌输和要求刷题以外,老师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让孩子记住那些知识。考试后,那些学过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没日没夜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被遗忘,我为什么要学?

    知识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到底是什么?

    在人类刚刚从树上来到草原的久远年代,知识的传递就意味着生存。和更强壮的动物相比,人类的身体是如此弱小,他们意识到靠单打独斗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必须集合在一起,这时,信息的沟通交流就成为了生死相关的事。比如这里有个坑,掉进去必然会死,于是前面走过的人必须要想办法告诉后面的人这个信息,知识的传递就这样形成了。

    今天,知识的传递仍然与生存相关。因为社会的分工不同,不同的人学习的知识的种类可能不一样。但是,要生存,知识仍然是必要条件。无论哪种知识,作为信息,都是包含以下内容的:编码、存储、检索、遗忘。

    信息被编码的前提是:大脑必须要注意到它

    每天,我们的感觉器官都在被成千上万的信息冲击着,如果这些信息被我们全部接收,那大脑就会过载。我们的大脑很聪明,它不会关注无聊的信息。有个科学家叫“波斯纳"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注意力的假设,这个假设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波斯纳假设”。这个假设认为大脑是这样关注信息的:1.监视和戒备。一部分大脑负责对周围的信息进行扫描。2.定向。决定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事情上.3.执行。

    所以,哪些信息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呢?科学证明情感、意义会引发我们的注意力,而多任务,时机不对会妨碍我们的注意力。那个中学时代的我不是有力的证明了这个理论吗?

    周围无数的妈妈都在说孩子上学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可你看到哪个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的时候会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我女儿和洋娃娃过家家都可以一玩一个多小时。所以,不是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自控力,是他们对那些他们正在做的事根本不感兴趣。

    与中性事件相比,人们往往更关注能引起情感反应的,有意义的事情

    这点对我们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呢?它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学习比较枯燥的知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试图给这些现在学的知识和我们已经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连接,尽量利用各种感官来激发你的情感并给这些知识赋予意义,尽量让这些知识和你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

    加拿大有个很厉害的叫斯科特.杨的年轻人的学习方法可能值得我们关注。他10天拿下了线性代数,12个月自学完成了4年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33门课程,而且成绩都是A或者A+。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讲过,比如在学电脑编程的程序语言的变量的概念时,他把变量会想象成一个个不同的罐子,因为变量是存储信息并在运行过程中有变化,罐子一样的可以储存,里面的东西也可以增加或减少。看,这样一来是不是一个枯燥的概念就简单易懂了?你甚至可以根据不同东西的性质附加上气味或者触觉,都行。

    情绪唤起还有个特点就是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经历的要点上。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也是记忆的工作方式----记录要点,而不是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节会慢慢消退,但是我们会记住一些点。那些点就是记忆的阀门,打开这些阀门,里面的东西才有可能一一展开。

    这对于我们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意味着我们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学习,必须先要抓住要点,注意点和点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照层次关注围绕这些点的细节。如果你有过拿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然后怎么都不记得这书写的是关于什么的经历的话,你就知道读书之前抓要点,抓结构多么的重要。精读一本书之前的整体把握会让你带着问题阅读,阅读过程中的这些问题会自然的让已有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产生比较,链接,这就使阅读变得十分有趣,阅读的过程就成为了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寻求真理的过程。

    这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出了大大的质疑:分章节的学习到底可不可取?为什么孩子学了这章忘了那章的内容?如果用整体的学习方法,大量的练习是不是就没有必要了?

    对信息编码的影响因素:多任务处理、时机不对

    信息在被编码进大脑的时候是非常讲究时机的。意味着你不能在大脑想休息的时候来学习线性代数。大脑的休息十分重要。知识在这个时候其实会被消化吸收,会在你意识不到的层面被处理。一味灌输,不给大脑时间休息是极为低效的做法。

    有个连续获得多年的国际象棋冠军的棋手是这样描述他取胜的法门的:当我觉得我无路可走时,我会去外面跑上一圈,回来后,突然就会灵感乍现,找到致胜的关键一击。

    除了要把握时机以外,多任务处理也是违背大脑的运作方式的。注意力被分散的结果是:单个任务被分配的神经资源自然会减少,效率自然会降低。所以,我经常会对我的孩子说,一次只做一件事,就这么简单。

    信息被编码了自然要被存储进大脑方便我们需要的时候提取。这个存储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要想记得更劳也是有方法的。

    把信息变成长期记忆的方法就是:重复

    当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记忆)曲线的时候,记忆的法门已经被表述的很清楚了。要想长久的记住东西,没有它法,只有重复。在10分钟内,24小时内,一星期内,一个月内,一年内进行重复。

    检索,提取

    我们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褪色,细节会慢慢被遗忘,当我们在大脑中检索寻找资料的时候,我们可能只能检索到一些记忆的碎片。那这个时候大脑怎么办呢?格式塔派的的心理学家似乎找到了答案。他们认为大脑有“完形”的倾向,意思是大脑有把不完整的东西拼凑成整体的倾向。所以,当你的记忆是碎片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拿东西来拼凑。所以,我们能回忆起来的东西有可能和真实的事实相差太远。

    为了让今后的回忆能尽量接近事实,编码的过程再次被证明了其重要性。编码的信息是否要点突出,要点是否层次分明,要点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楚明了,要点是否容易引起更多细节的联想,是否附着了多种感官的要素都成了编码的信息是否能成功的被检索和提取的关键。

    不能被有效编码和重复的信息将很容易被遗忘。

    所以,如果你有研究过思维导图,你就会发现思维导图运用了这一切的脑科学的知识。好的思维导图,要点明确,层次明确,要点以简单的关键词或者以图像的方式出现,制作思维导图的人会尽量用各种颜色来表达情感的元素并在制作者以前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之间建立尽量多的联系。比喻和联想会被大量的运用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提醒了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运用整体的学习方法,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联系实际。对于我来说,学习和写作的时候运用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工具,它大大的提高了我学习和写作的效率,并改善了我的时间管理技巧。

    所以,有效的学习还是要有方法的。方法对了,学习就应该能回到本质的东西——探索并寻求真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一天到晚说的学习、学习,到底该怎么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zq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