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于水的品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水的品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作者: 魏家读书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4-17 07:39 被阅读0次

谈水,说水,突然就想到了不知道哪位大家曾经写过的谈美、说美。想想,美和水,一字之差,各有各的特点,但在谈与说中,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了。

谈到水,还会记起这样的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前半句甚是好理解,字面的简单理解无外乎如矿泉水般的水,自然是养活不了活蹦乱跳的鱼的了。不过,对于什么是至清之水,还真是没有见到呢?只是见到过不能养鱼的水,想来也许是烧过的水,也许是蓄积了很久的一溏死水。烧过的水,增加了外界的人为干扰,打破了本来水应有的环境特点,硬水也就变成了软水,对于天生喜欢自然的鱼儿自然是不适用的(但究竟开水是否能够养鱼,也没有真正地试验过)。至于一溏死水,更是不敢打包票,是否在塘底的淤泥深处是否有鱼的存在了。

这样看来,深究下简单字面理解的,也就是空话一篇了。

不过,想来,这也是水的独特所在了。看去,千金万贵;可是,再仔细斟酌了去,也就还真寻不到她的长处了;再在想来,她确实又是值万钱,任任何生物、植物离开她不得。

简单的存在着,却让你有点欲罢不能之感,小瞧之又不得。

仔细地翻看下《咬文嚼字》,弄懂这句话的简单的意思:水太清了,鱼就没有了;人太计较了,也就没有朋友了。本是说水,但是在简单的背后,有着大度的、潇洒的人生哲理。

这似乎又回到了“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核心要义。水总是静静地存在着,不争事物的繁杂,不争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争一城一地的浸润与否,在这不争间,是最大的“争”,是最大的浸润。

所以,演绎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则可为“水不惜一鱼,人不争一时”了。

相关文章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

  • 散心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察徒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 汉书

  • 为什么“人至察则无徒”?——人际关系的秘诀

    “为什么人至察则无徒”? 因为他不够“聪明”。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意思是,人太明白就没朋友,水太清鱼...

  • 新韵七绝.人生感怀之十二

    水到至清鱼不见,苛察自是好人稀。大局无碍须容忍,共赴艰难力自齐。 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太清了,...

  • 随笔

    金一南的讲稿:忠诚 干净 担当。 古语: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人对己都轻松一点,才会更快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这句话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大戴礼记》,一是出自《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

  • 人至察则无徒,真的吗

    人至察则无徒,真的吗? 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一句是引导语,是对是错,我们不必去计划它,...

  • 用众人之智与力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谋。 陈昌文解读: 这一句话还有另一个讲法: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我们都来说道说...

  •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水太清澈的话,里边就往往没有鱼;人过于苛察细节的话,就没有跟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水的品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cd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