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察则无徒,真的吗

作者: 覃榜言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7:38 被阅读27次

人至察则无徒,真的吗?

        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一句是引导语,是对是错,我们不必去计划它,也没有必要去抬杠的。

        人至察则无徒,至察,就是观察入微,清楚明白,后来引申为精明过头,斤斤计较。意思是说,一个精明过头,算尽占尽的人,是不会有明友的。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很多人信奉为处世哲学。但是,难得糊涂的糊涂,是外面糊涂,内心并不糊涂。所谓的难得糊涂,就是装糊涂,有不去计较的意思。如果内心糊涂,是做不到难得糊涂的行为的,达不到蕴含在其精神中的那种境界。

        我觉得,一个人,对人对事观察入微,内心清楚明白,这本身并没有错。如果有错,也是指向认知之后而做出的错误的行为。

        贤文说,但过三五日,相看不如初。那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初心,也是因为没有包含之心。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为人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的缺点短处,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为什么还可以包容和爱护?因为父母,对孩子有着不变的立人达人之心。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有立人达人之心,即使至察他人的缺点和过错,也是可以包含他人的。一个可以包容他人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朋友呢?

        因此,我们不但不要拒绝明白,而且要在明白上做工夫。对人对事,都可以观察入微,分析个明白,尽量的做到心里真真正正的明白。在这个基础上,配合立人达人之心,就可以包含他人,就可以成人之美,也就可以交到朋友,结识同伴了。

        由此,就可以得出结论了。一个人,如果有立人达人之心,包含之心,那么,人至察则无徒,对他来说,是不成立的,只是一个伪命题。

相关文章

  • 人至察则无徒,真的吗

    人至察则无徒,真的吗? 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一句是引导语,是对是错,我们不必去计划它,...

  • 散心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察徒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 汉书

  • 为什么“人至察则无徒”?——人际关系的秘诀

    “为什么人至察则无徒”? 因为他不够“聪明”。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意思是,人太明白就没朋友,水太清鱼...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

  • 人至察则无徒

    引用这句可能不太确切,但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情况。太明白一件事,就会对这件事充满着渴望,渴望着完美,但人世间根本就不会...

  • 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无法生存,不是没得吃,就是无处藏。反而是浊水之中,容易觅...

  • 人至察则无徒

    说,人与人相处,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敬人不必卑尽...

  • 人至察则无徒

    是什么导致像今天这个样子的? 有时候你不知道你遇见的这个人 对于你来说是一场幸运还是灾难 就像你不知道你对别人来说...

  • 人至察则无徒

    昨晚看《大秦赋》,看到了晚年的上将军王翦出兵攻楚之前,不断的向嬴政要求赏赐,从房到地到金银珠宝,最后嬴政看透了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至察则无徒,真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td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