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①

读《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①

作者: 夏日暖橙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20:24 被阅读0次

朱元璋是如何走上起义这条路的?

1328年出生的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他父亲、祖父、曾祖父及高祖的名字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因当时元朝的老百娃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

当时朱重八的父亲有一个豆腐店,还兼职给地主家干活。朱重八的童年是在贫苦中度过的,主要以给地主家放牛为生,从四岁开始,放到了十六岁。如果生活一如既往,那大概他也就子从父业,一辈子当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了。

命运就在1344年发生了转折,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黄河泛滥,二是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可以说民不聊生,而元帝国并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虽然做做面子工程下诏赈灾,可赈灾物品发放到下面被一层层G员克扣,等到老百姓手里就不剩什么了。

朱重八是千万老百姓中的一员,自然也无法避免这次的灾难。他的父亲、大哥、大哥长子及母亲都相继饿死。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此。

虽然十七岁的朱重八和二哥在这次灾难中活了过来,但为了长远打算,为了有口饭吃,为了能活下去,他去寺庙当了和尚。

元朝当时的寺庙和尚是可以结婚,也可以喝酒吃肉,除了没头发几乎与常人无异。朱重八当时所在的这个寺庙的和尚,也是如此,对待朱重八比地主也好不了多少,成天干着粗活重活不说,还少不了挨骂,但好歹有口饭吃。

可是好境不长,朱重八才去了寺庙不到两个月,就没饭吃了,被外派出去化缘。这一去,就是三年。这三年,他在外面颠沛流离,受尽世人白眼,冷嘲热讽,尝遍酸甜苦辣,也造就了他强大的内心世界。

这个阶段对他来说,是另一个人生重大转折点,长期的苦难,磨炼了意志,也让他可以坚强地面对一切。

就在他三年后准备重返寺庙时,一股农民起义的浪潮被掀起。元王朝长期欺负压榨老百姓,老百姓可以说是“天下苦元久矣!”

不过哪里有压榨,哪里就有反抗,当愤怒和不满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爆发,当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时,反抗是唯一的出路。

此时朱重八已经回到了寺庙,突然有一天枯燥而有规律的生活被一封信打破了平静。他儿时的伙伴汤和给他写信,想邀他一起参加起义军。朱重八看完信后赶紧烧了。

这种掉脑袋的事万一被别人发现,那后果不堪设想,朱重八以为信烧了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哪想晚上就有师兄告诉他,有人知道他看义军信件的事,准备去告发他。

朱重八意识到摆在他面前的将是一个艰难的诀择,要不老老实实在寺庙待着。不过如果G F真要来抓人,那肯定给他定个造 f an的罪名,正好可以押去交差。

要不就提前做好打算-三十六计 逃为上计。可世界之大,却没有他容身之地。因为出去当逃民,迟早有一天会被G F抓住当替罪羊,还是难逃被安上一个造fan的罪。

在这种情况下,朱重八还能怎么办呢?他思前想后,还找人算了一卦,算卦的人是周德兴,明朝开国名将之一,卦相是造反兴许还有一丝出路。

都到这份上了,朱元璋深知自己已毫无退路,那豁出去了,反 吧!

乱世造英雄,朱元璋之所以走上造 f这条路,也是被逼无奈。你想谁愿意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走上这条血雨腥风的路呢?

朱元璋之所以走上起义这条路,有着三个方面的因素推动,其一,元朝的统治;元z f以蒙古人的身份占据中原,中原的老百姓在他们眼里如同奴隶一般,毫无尊严,长期的压榨剥削,导致老百姓苦不堪言。

其二,当G的腐B ai,他们镇压不了起义军,就乱抓老百姓充数,去当替罪羊。

其三,有朋友相邀,这是导火线,没有这件事,也许朱元璋的人生走向会完全不一样。

读完朱元璋的童年少年时代,岂止用“苦难”两字形容。600多年前的那个年代,老百姓可以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一辈子辛辛苦苦干活,可能都朝不保夕。

再就是元朝这帮统治者,以蒙古侵略者的身份侵略战据了中原后,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蒙古人杀掉最低等级的中原人,唯一的惩罚就是赔偿一头驴。也就是说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在他们看来跟一头驴等价。这样不拿人当人的恶行,迟早会受到反噬……

相关文章

  • 国无道,至死不变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从2017年的11月到2018年的5月,历时183天,我终于把《明朝那些...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最近在读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读的过程中颇有感触。 最大的感触是九本《明朝那些事儿》,看起来写...

  • 【十一月阅读】施陈宇:《明朝那些事儿》(第三本)

    步入暮年的神武大地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育才中学初二十五 施陈宇 最近两个月,一直痴迷于《明朝那些事儿...

  • [碎语杂记]第一功臣李善长,免死铁券不免死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听)明朝那些事儿以前,不知道还有个叫李善长的人儿。 读(听)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知道了朱元璋麾...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目前已经读完朱元璋朱棣两部分 只有一个感受: 谁能以为 同朝可同寐 不管是朱元璋时代的胡惟庸蓝玉也好还是朱棣时代的...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大二的时候,我在深圳南山区的一座图书馆里,看到了这本纸质书,翻看了几页,那时没有太多感觉,而且也被它篇幅太...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早就听说《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开始以为是历史书,就像初中历史人物课本似的,讲讲明朝有几位皇帝,有什么科技与文学,...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童浩涵 题记:“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当年明月...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 年少时,通宵达旦,趣之。 年轻时,叹书中皆至理名言,奉为圭臬。 年青时,再读,觉书中多一家之...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看到明朝从成立到覆灭感叹历史竟这么有趣精彩,原来历史可以这么读,和教科书一点都不一样。明朝历代皇帝中最有成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cq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