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放任自己沉迷于网络世界,没有了期中考、期末考、升学考的压力,对学习不管不顾,在吃喝玩乐上面花掉的,比买书、上课花掉的还要多。上课的时候,清醒的没有发呆的多;发呆的没有睡觉的多;睡觉的没有玩手机的多。
不说其他高校,就拿我就读的学校来说。大一第一个学期,大家上课是最认真的,因为刚从监狱般的高中出来,上课时会顾忌老师,不好意思、不敢玩手机,或是想认真学,就不玩手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就越来越懒散,无所顾忌了,看到别人玩手机,自己也就不自觉的开始玩了,基本上大二大家都开始无视上课,随时随地玩手机,甚至不静音。因为老师的不约束,学生的无所谓,老师只顾自己上课,学生不给面子低头玩手机……说实话,大部分人的自制力是很低的,大学以前,有强制的约束,有规范,大家不敢触碰,大学里,完全是自由自在,以前是高强度的限制,现在是百分百的自由,对于自制力低的人,中间没有过度,就容易迷失方向,一步步松散掉,肆意妄为。
在此基础上,杨甦宏老师进行了三分法的课程改革。
三分法,简单地说,就是把课堂时间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时间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讲授重点内容,一部分由大学生自学非重点,并复习、梳理老师刚刚讲过的重点内容,剩下的一部分时间专门用于考核课堂的学习效果,并组织做好平时成绩的登记工作
三份时间不一定要求是三等份,可以根据师生的偏好、学生看书进度和教学任务进行灵活安排。如果学生自学时间内没有完成规定的内容,可以临时延长自学时间,缩短考核时间;三部分的排序也可以灵活组织,既可以老师先讲,也可以放在第二或者第三部分讲授。三分法的关键,是课堂成绩的及时考核,该成绩直接计入期末总评成绩。由于和期末成绩息息相关,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放下手机,积极参与。
传统教学是被动式的,由老师输出,学生接收,漫长的课堂,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疲乏,最后产生抗拒心理。而使用三分法的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互动会让课堂变得热闹,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不再为了上课而上课。看和听的接收效率是很低的,只有自己参与,互动,才能够促进更好的记忆。使用三分法的课堂,老师能够减轻一些负担,而且能从中发现学生的另一面的优点,如自信,善谈,心思巧妙,敏捷等等;学生能够不再是坐着听枯燥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自学,互动等方式,发现知识,还能通过倾听,知道他人的想法,通过和他人比较,提升自己。有趣的事情总是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使用三分法的课堂,学生会发现学习的趣味,不自觉的放下手机,而且迫于期末成绩的压力,也不得不斟酌一下学习和手机之间何者重要。
在三分法实施中,同学的出勤率提高,上课时更加关注课堂内容,玩手机现象大幅下降。在杨甦宏老师的三分法课堂中,我们在课堂上会为了分数,让手机充当学习过程中的工具,同时三人一组提高了我们团队协作的能力,这种方式让我们在课上更加积极主动,主动自习阅读课程相关的内容。同时,注重课堂过程,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将课程内容进行一个详细阅读,而非只是期末前临时抱佛脚。
我有幸作为杨老师的学生,头一次体验到三分法教学,也许这个教学方法还不够完善成熟,但相比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无意更加具有创造力,能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在此充满诚意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好好考虑一下三分法教学,压力和趣味性共存,可以让学生不再懒散,不再无方向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得到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