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 篇文章 —
所有的孩子都与众不同,闪闪发光。
根据孩子的不同实施个性化教育,在我眼里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不想谈因材施教的实施方法,只想和大家唠唠另一个星球的孩子。
01
那里的孩子,有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思维。
他们可能到了五六岁,还没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
他们可能会盯着玩具车的轮轴看上一个下午,沉迷其中;
他们可能钟爱横冲直撞,流血了还继续做着刺激的运动;
他们可能因为今天回家的路线被更换,突然崩溃大哭大闹;
他们可能对色彩极其敏锐,画出的作品让人惊叹连连;
他们也可能记忆超群,对所有日期和时间都熟记于心;
—— 他们是,孤独症。
02
孤独症(Autism),也称自闭症、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
近几年因腾讯公益、人民日报等组织和媒体的宣传,不少人都听说了这个群体。
还有一些人还发出赞叹:「拥有这么一个天才孩子,真是好运啊!」
真是好运吗?
让我们回顾历史,一起揭开冰川下的真面目。
1943年
肯纳(Leo 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
被认定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未受重视。
20世纪80年代
临床症状的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
1980年
出版的《DSM-Ⅲ》首次将童年孤独症视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1982年
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先生诊断出我国第一例孤独症。
2014年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美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为1:68。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对儿童的关注提高,医学界及教育界对孤独症的认知加深,患病比例也在逐渐递增。
这是一个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疾病。
03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的代表性疾病。
它出现在生命的前两到三年。
会导致儿童语言、游戏、认知、社交、适应等功能受损,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落后于同伴。
患病者面容与常人无异。
成因未知,可以改善,无法根治(当下医疗科技水平而言)。
早发现,早干预,早改善。
混迹于教育家族的反教育分子。
所书只为倡导,为传承,为发展。
尽教者之心,育者之德。
老肖说普教,小肖言特教。
欢迎关注!
喜欢文章记得点赞收藏哦~
你的鼓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