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最近都在家里,闲来无事就去重温了一下《大明王朝1566》,上次看的时候还小,很多东西还不懂,这次再看,对里面的很多情节就有了新的思考。
影片开局就讲了一个改稻为桑的事情,国库因为亏空严重,必须要开源节流,节流就是缩减开支,而开源则是拓宽税赋的渠道,其中改稻为桑就是朝廷制定的用以开源的其中一条政策。
一亩良田,用来产桑的收益是比产粮的收益高的。按照电视剧里说法,如果将浙江一半的农田改为桑田,这样每年可以多织丝绸20万匹,一匹上等丝绸在内地卖到6两白银,在西洋能卖到15两白银以上,这样通过改稻为桑这项政策,每年就可以多几百万两的收益。
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公式:
(土地价值1+种桑苗收益)-(土地价值2+种稻谷收益) = 总收益
正常情况下,土地的供需是没有大的变化的,所以土地的内在价值是不怎么变的,土地的附加价值则是根据其栽种的作物来决定,既然同样一亩田,栽种桑苗的收益比栽种稻田的收益高,那么也就是说此时市场对丝绸的需求大于对大米的需求,买丝绸的人比买大米的人更愿意出价。
在土地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总收益就是改稻为桑的交易剩余,交易剩余不属于单独一方,而是由交易双方共同享有,卖稻田的会享有,买稻田改为种桑苗的人也会享有,这样双方都会愿意交易。
根据科斯定律,如果交易费用为零, 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一项东西谁用的最好,这项东西最后就会归他所有,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也就是说,如果交易费用为0的话,那么既然在当前的土地资源配置下,种桑苗的收益比种稻谷的收益高,那么就算没有人去说,种稻谷的人也会自觉把自己的土地拿去种桑苗,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直到种桑苗的土地多到了一定程度导致桑苗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种桑苗的收益和种稻田的收益一样时,种稻谷的人才不会再去把自己的土地改为种桑苗了。
所以改稻为桑本该是一个大家都会自觉去实行的事情,为什么非要官府来强推呢?难道是真的因为广大老百姓不懂经济?难道在民智未开的年代经济规律真的不起作用?
不,经济规律肯定不可能不起作用,既然交易无法完成,那么就说明交易产生的交易剩余并没有比促使交易完成的交易成本高。
回到电视剧中,有这么一个镜头。
织造局官商沈一石说自己的纺织厂都是给各位大人开的纺织厂的老板沈一石和各位大人商量从农民手里买田的事,当时他说不论买多少田,建多少纺织厂,其实都是给各位大人开的。从这里应该能看出一些端倪,改稻为桑的总收益,不单纯是入国库,还要分给其他很多人。
也就是说,公式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
(土地价值1+种桑苗收益)-(土地价值2+种稻谷收益)- 皇帝的收益 - 大臣的收益 = 国库的收益
皇帝、大臣的潜在收益,就是完成这次交易的潜在交易成本。
这次改稻为桑的实施本就是为了补国库的亏空,所以国库的收益要保证,大臣作为经办人,没有收益也不会去推行改稻为桑,嘉靖皇帝,好日子过惯了,不可能允许大臣们贪的风生水起,自己在那里过苦日子。
所以到最后会发现,下面的公式要达成,单靠种桑苗多出来的收益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是从土地价值上下手,让土地价值1远远大于土地价值2.
(土地价值1+种桑苗收益)-(土地价值2+种稻谷收益) = 国库的收益 + 皇帝的收益 + 大臣的收益
也就是说,压低收购农田的价格,从而获得土地的巨额内在价值,从而覆盖掉皇帝和大臣的造成的潜在成本。
而要压低收购农田的价格,很简单,就是通过控制粮食的供应,让农民吃不饱饭快要饿死了,自然会贱卖土地。
如下图所示,通过毁堤淹田,让农民没了自己的稻谷后,官府又严控各种粮市私自交易,让农民只能通过自己指定的渠道购粮,为的就是控制粮食的供给,抬高粮食的价格,让农民没有办法,只能是变卖良田谋生。
官府严控粮市私自交易回到公式就可以发现改稻为桑就是一个死局,要想改成则只有这么几种结局:①农民利益受损,贱卖土地,第二年则无法存活只能当倭寇造反;②国库没有收益,这肯定不行,徐阶张居正他们把持着户部,要是白忙活一年户部都没有收益,那么肯定就会弹劾严嵩他们了;③皇帝没有收益,嘉靖皇帝觉得全天下都是他的,又自诩聪明,怎么可能忍受自己的利益受损;④大臣没有收益,大部分大臣要么图升迁要么图财务,要是啥好处没有,那还会有人去办事?
所以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下,改稻为桑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不是经济规律不起作用,恰恰相反,背后的原因就是经济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