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贾谊《陈政事疏》

再读贾谊《陈政事疏》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20:58 被阅读0次

《陈政事疏》是贾谊政论散文代表作之一,又称《治安策》,《古文观止》节选了三分之一。

最早在《古文观止》上读过节选,而后在《古文辞类纂》上读过全书,这次又翻开《经史百家杂钞》,两书一字一句对照着阅读、注释,发现了与以前不一样的感受。感受几句话说不清楚,只好长叹:古文真会写文章!

文章的思想内容若用几个字表达,就是:一弱藩,二靖边,三安国。《古文观止》只选了第一部分“弱藩”的内容(可为痛哭者)。第二说汉匈之事内容很少,只有四百字(可为流涕者)。最大的篇幅在于第三部分“安国”,依次说了“别贵贱”“明尊卑”“以礼治国”(可为长太息者)。

除内容丰富而外,其文学性也很强,主要艺术特色大略总结如下:

一,篇幅宏大,结构分明

鲁迅称其为“西汉鸿文”,其“鸿”首先体现在篇幅上,班固《汉书·贾谊传》所载就有六千八百余字,但这并非全貌,在我国散文史上亦可称得上鸿篇巨制。

篇幅虽长,但并非毫无章法,相反脉络清晰,结构分明。开篇对天下形势总结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并在这些方面向文帝陈治安之策。其后便围绕这“一,二,三”依次论述,条理有序。

二,气势磅礴,情辞恳切

“鸿文”之“鸿”还体现在文章之磅礴气势上,如开头第一段,浩浩荡荡,喷薄而出;而又言辞尖锐,直言不讳,理直气壮。这些都令人读之畅快淋漓。

贾谊为文之气势源于他忧国忧民之真挚情感,使得文章情理相融,情辞恳切,如多次出现“痛哭”“流涕”“叹息”之语句,心情激动,忧思满腔,令读者为之感动。

三,说理严谨,形式多变

政论散文要做到以理服人,必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既严谨周密,又形象生动。

贾谊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如举例说明诸侯王“强者先反”等等;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如论述太子教育重要性时,举出夏商周代代相传和秦二世而亡进行对比;运用了比喻论证法,如论及汉匈关系时,以人“倒悬”为喻,等等。

四,擅用修辞,手法多样

排比与对偶的大量使用,使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比喻手法的运用,如以抱火厝薪喻国家局势,“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夸张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之文风,如极言“众建诸侯”之功效,以“遗腹”和“委裘”为喻。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说:“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另见旧文 《金圣叹评治安策》

既然是“鸿文”,其泽又能沾溉,那就反复读吧,纵不读100遍,也得读上50遍,希望能养吾浩然之气,天授我一支神笔。

相关文章

  • 秦始皇的治国策略延续了两千多年,为何秦朝却仅存在了15年?

    前言 汉文帝时期,贾谊给文帝上了三篇奏疏《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过秦论》,贾谊希望文帝能够吸收秦朝灭亡的经验,改...

  • 金圣叹评《治安策》

    贾谊《陈政事疏》,计5827字,《古文观止》选入节选,改名为《治安策》,1876字,约三分之一。 我有几位文友,均...

  • 再读《过秦论》

    以前读书的时候听老师感慨,汉朝大才,首推贾谊贾长沙,当时觉得老师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言过其实。 如今再读贾谊《过秦论...

  • 《资治通鉴》050:贾谊雄才,一出场就要干大事

    学习内容: 1,文帝广开言路 2,贾谊《论积贮疏》 【学以致用】 01,贾谊雄才,一出场就要干大事,改正朔 他要做...

  • 贺若弼渡江灭南陈

    隋朝建立后 ,距离统一中国只剩下一个目标 ——南 陈。 陈后主 陈叔宝 不问政事,导致...

  • 阅读3

    贾谊《治安策》节选 ——分封制 晁错《论贵粟疏》 《聊斋志异》 董生 龁 石 庙鬼 陆判 司马相如...

  • 10、贾谊之对策(上)

    如果仅从贾谊对时势的分析和提出的对策来看,无疑其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他的《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策论...

  • 华杉版资治通鉴【523】宦官政变。2019-07-09

    14、 当初,窦太后被立为皇后之时,陈蕃出了大力。等到窦太后临朝,政事无论大小,一律委任于陈蕃。陈蕃于窦武同心戮力...

  • 每日一诗——冬景

    梅花 陈亮 〔宋代〕 疏枝横...

  • 贾谊

    去年到长沙,仰慕去了贾谊故居。 贾谊是洛阳人,是西汉文帝时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年少时,便已能诵诗擅写文章而闻名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贾谊《陈政事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es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