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身在英国,懂这些才算不枉走一遭!

身在英国,懂这些才算不枉走一遭!

作者: 这女孩身上有光7艾薇薇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0:12 被阅读789次

昨天是时间管理课程我们C组第一次线下聚会,感谢惠民哥慷慨的贡献自己的私家会所,还那么细心周到的准备各种茶水点心,温馨在每一个细节,让大家顿时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内心暖暖的。一下午,摆拍和敞开聊天,分享工作生活经验,抛出自己的烦恼困惑,探讨各种人生处事的话题,受益匪浅,也从心底的开心,虽然彼此见面还是4月上课时候,却如老友一般,难得,感恩和珍惜彼此的相遇。

惠民哥的温馨细节到一个小铭牌 享受了一次VIP的私家聚会待遇 同频聊天,相见不晚的C组小伙伴们

因为同是远离家乡来到异国他乡的“孩纸”,话题自然逃不过各自来到英国的culture shock,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这次却让我收获了另一个维度的思考,迫不及待的想要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很多人来到英国会觉得不适应,可能聊的更多是语言饮食气候等等,也有国人来英国,突然身边到处都是各个国家人面孔,会感到非常不自在。然而,语言可以在环境中不断练习去提升,饮食方面,英国也有不少好的中国餐馆,甚至自己学会几招厨艺,都能安抚“中国胃”,气候也还算不糟糕,习惯习惯反倒觉得不冷不热恰到好处,英国主要城市,华人面孔也不少,生活久了,见多了不同国家面孔的人,也不觉得不自在。唯有这么几个点,可能需要经过与当地人各种”交锋“,踩过”坑“,自我反思,才能慢慢领悟。

你眼中的英伦

点一、抛开固有偏见,保持开放心态 Never judge anyone anything anywhere, but keep your mind open

有句老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英国,尤其是伦敦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你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自己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每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脾性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作为一个在异国的中国人,虽然现在国家强大了,但在别人的地盘,还是得懂别人的规则。英国是一个信用体系非常完善的国家,人与人之间把诚信和信任看的非常重。英国的圈子说来也挺小的,一旦有损失诚信的事情发生,很容易放入黑名单,所以,做事不地道或者谎言是大忌。

英国人也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存在体,或许大家早有耳闻,英国人很有礼貌,很nice,很绅士淑女,但也非常有距离感。在现实中,的确也如此,例如C组里小伙伴有在知名咨询公司和银行工作的,也有在顶级高校读MBA的,都发现在与英国人打交道时候,表面上大家很和气,但无法更进一步的聊天和交朋友。简单举个栗子,在中国,随口问你住哪儿,原本是套近乎的话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你问一个英国人你住哪儿,对方会很惊讶,避开不谈,甚至会认为是骚扰。说到这,有人会认为英国人,生长于岛国,加上往昔的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仍在,难免骨子里傲娇,甚至傲娇到虚伪。不管这个看法合理与否,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这么想的时候,已经带有了固有的偏见,我们更应该的是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在文化差异下,或许英国人心中定义的朋友关系就是如此,与我们定义的朋友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更应该怀抱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平心的看待这个事情,千万不要因此就给对方标签化了。

更加包容开放心态对待差异

点二、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角色 Reacquaint yourself, and relocate your position in the UK

虽然说来到异国他乡,需要去努力融入当地,但是有一个度依旧得把握。不管多么努力去让自己本土化,都不能丢失自己。中国就是自己的根,中国人的脸就是自己的标志,中国文化就是生长在血脉里的东西。西方的确有很多精华需要我们去汲取,但中华文化的精髓不能丢弃,而是值得生成自己的气质,值得去引以为豪的东西。没必要崇洋媚外,也没必要骄傲自大,平和的看待,把握一个度非常重要。而对我而言,我很自豪自己长于中国,在中华文化里长大,而成年后又有幸来到英国,接受西方文化的再教育,在英国,让我最为留恋的除了遇见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舒适感,因为自己可以抛开过往的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展露自己的天性,更好的去长成自己的样子。在这里,会面对更多的诱惑,会面对更多的差距和差异,所以,唯有保持一颗平和心态,接受这种差异的存在,在适应与坚持中去平衡,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不会迷失自我,才能真正从心里活得更踏实自在。

找寻自己在新环境的活法

点三、学会批判性思维,拥有自己的主见 Learn critical thinking well, and have your own ideas

如果说来英国留学一个很大收获是什么,批判性思维是不得不提的。还记得第一次写essay,当时老师提到,请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这个话题,自己是一脸懵逼,立马去网上查了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从最开始对TA感到烦扰,到后来,跟TA变成了”好友“,再到现在,越来越感谢认识TA。作为一直浸润在中国教育下的自己,既感到幸运,又感到悲哀。不得不承认,中国教育在这一点上重视的太少了,传统文化里,更多的是让人去服从去接受,不向权威挑战,去磨掉棱角。这种文化有存在的可取之处,但也因此禁锢住了人的思维,也变相的限制了创新和进步的速度。举个栗子,时间管理课程,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课程,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社群学习的概念,让人重新认识了时间管理的定义,实质带给人的是一种人生管理的体系,但是,课程从国内引进过来,虽然说对象都是华人,但海外的华人与国内的华人因为所浸润的文化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背景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难免会有水土不服,在国内,可能挑战的声音会小些,在国外,面临的挑战和挑剔的声音就会更大了,但从另一个角度上,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有了这些挑战和挑剔,才会改进,未来才能真正的国际化。

有质疑有挑战才会进步

唠唠叨叨又说了一大堆,许久未提笔,一提笔就满满快感,希望各位看官们喜欢,也欢迎挑战和质疑我的想法,或者补充。最后,觉得一句话特别能概括我以上观点:“您的观点我不完全认同,但我尊重”。

相关文章

  • 身在英国,懂这些才算不枉走一遭!

    昨天是时间管理课程我们C组第一次线下聚会,感谢惠民哥慷慨的贡献自己的私家会所,还那么细心周到的准备各种茶水点心,温...

  • 城市网红打卡地之灯光的魅力

    “打卡”,对中国年轻人而言并不陌生。去到一座新城市,必须要到那个地方走一遭,这样才算不枉此行。 每类人群都有自己的...

  • 2017-10-13

    人生中必须为真爱努力过,才算不枉此生。

  • 今日碎碎念

    总想写点什么,也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才不枉每日的奔波劳苦,不枉世间白走一遭。也许我的文字永远不会有人看,但为生活,...

  • 如何才算不枉此生

    佛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受苦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得到还是失去都是苦。 佛陀的世界观是乐观厌世,没有了悟的人无法...

  • 怎样才算不枉此生

    都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都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都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些古人...

  • 怎样才算懂

    面对知识的大海,也许我们在里面遨游了,很久很久,接触到每块知识得时候,我们往往首先的感觉是我们懂了,然而,当我们真...

  • 怎样才算懂?

    先看一个例子: 在哥伦布到达新大陆之前,那里的土著人民生活地很好,至少是和平的,和谐的。 看到这个论述的时候你怎么...

  • 无题

    人的一生要了多少心愿才算完整,不留遗憾。 脚下的路要走多远才算够远,不枉此生。 ——生来行者,奈何彷徨。

  • 真武侠之二百四十九|江湖

    人生何处不江湖?人生下来,就是在江湖。 谁说离开师门才算闯荡江湖?身在师门,就是身在江湖。 谁说天下才算江湖?江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在英国,懂这些才算不枉走一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hy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