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绪越稳定,孩子安全感越足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曾经对孩子发过火,看到父母发火,孩子会本能的害怕。
如果父母对自己的情绪处理不当,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对于那些懂事而敏感的孩子而言,他们会觉得是自己惹父母生气。
父母的情绪总是变化无常,那么孩子可能会变得小心翼翼,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因为他时刻担心自己做错了。
父母脾气暴躁,会严重打乱孩子的情绪,而父母情绪稳定、平和,则会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尤其是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孩子来说意义更为重要。
一个情绪多变的妈妈,时而回避、冷漠,时而焦虑、易怒,难以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孩子也容易形成极端性格、自卑、害怕社交,也就不会建立起内心的安全
2. 管教孩子的时候,少用威胁的语气
“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不听话,妈妈就把你扔在这。”
生活中,为了能让孩子听话,很多家长喜欢说一些摧毁孩子安全感的话。
虽然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暂时“听话”,但却会让孩子变得非常胆小。
大人们随口而出的一句恐吓,却能让孩子深深记在心里。
在前段时间,在抖音上有个短视频非常受大家欢迎,那便是各种“吓唬”式育儿法。
比如,专治孩子不吃饭的“狠招”:妈妈给孩子喂饭,孩子不吃,妈妈也不着急,转头喂旁边的爸爸或者毛绒玩具,假装爸爸或玩具也不吃饭。
随后,妈妈将勺子放下,对着爸爸或玩具一顿暴揍,一旁的孩子都看得惊呆了。
有的家长忍不住大笑:这招虽然损,但真灵!
但对孩子来讲,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
这些吓唬的话和行为,如同鬼魅一般,会在孩子人生某个阶段里,唤醒内心的恐惧。
所以,永远不要用威胁、吓唬、不理睬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这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关系着孩子一生的幸福,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接纳孩子,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父母需谨记:从小就建立起充分安全感的孩子,才是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
3. 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是孩子心理上得到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尤其孩子越小,越需要更多的陪伴。
然而,生活中父母很难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有些家长看似在陪孩子,但心思却不在孩子身上,孩子独自玩耍,而自己却想着工作的事情,或者干脆玩手机、打游戏。
优秀的父母,总是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比如,积极跟孩子互动,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孩子提出要求和问题时,父母应该及时回应,并跟孩子积极互动起来。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及时、快速的回应,能够在亲子之间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
高质量陪伴,父母是全情投入的,眼睛在观察孩子,大脑在思考孩子的行为方式,心灵在体会孩子的感受。
凡是认真、有效地陪伴孩子的父母,哪怕是通过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都能很快知道孩子的思想情绪处于何种状态。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