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九):第六章儒学的佛学化与道教化(三)

读书笔记(九):第六章儒学的佛学化与道教化(三)

作者: 素小七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18:04 被阅读0次

西晋朝廷权力长期斗争,民族矛盾激化,最后后南渡,建立东晋,偏安江左,南北分治。东晋之后,南方出现的政权为“南朝”。

南朝儒学:萎靡不振

南朝儒学大体与东晋相同,儒家学者承魏晋玄学余绪,玄学盛行,清谈成风。

南朝儒者长于文笔,重文辞,轻经术,故其学说经文多空虚浮华。

宋、齐、梁、陈南朝四代儒学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宋、齐时期。从官方看儒学依然是诸学之首,担任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角色。

但玄、史、文学进行分割,诸学与儒学平分秋色,使儒学丧失独霸的地位,地位逐渐下降。

只是在南朝《礼》学却格外兴隆,大家辈出,著述繁富,远非他朝可比,说明儒学在政治混乱中重建社会秩序的功能犹在。

第二阶段梁陈时期。梁武帝公开宣布儒、道、释三教并行,在梁武帝扶持下儒学有短暂的辉煌。

但在南朝其他诸帝更是信仰佛教和道教,儒学一直处于衰微状态。

南朝儒佛融合

儒家学者虽然坚持“华夷之辩”及正统的原则排斥佛道二教,但佛道二教许多义理深入人心,最后还是三教合流、三教兼宗的趋势。

刘宋年间道士顾欢的《夷夏论》与僧人僧佑的《弘明集》都在阐述佛教传播的是道理不是风俗,且历史文化中的华夷不是固定不变的。

佛教在南朝获得极大发展,它不仅与儒家文化争夺信民众,寺院经济也急剧膨胀。

佛教的寺院经济膨胀损害了世俗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其神不灭论又满足了动荡时期世俗地主阶级的精神需求。

南朝相当长的时期, 佛儒理论冲突主要是围绕神灭、神不灭的问题展开。

这场争论最后是梁武帝以政权的力量进行平息的,但争论却促进了儒佛思想的融合。

开启了以儒释佛,儒佛互证的学术思潮,致儒学不可避免的走向佛教化。

南朝儒道合一

在南朝儒学与佛教的斗争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亲近,以期与之联合抗衡佛教。

首先道教产生于汉代,其思想资源与体系构建受儒学影响深刻,创始人张角奉行的《太平经》就赞扬儒学的三纲六纪。

再者,道教奉行的思想权威老子之学又与魏晋玄学家的思想倾向契合,玄学家的思想也包容了道教因素。

儒道合一在东晋之前只是某些思想的沟通与融合,从东晋的葛洪开始儒家学者真正的从儒学立场走向道教立场。

后续道教学者陆静修、陶弘景致力研讨儒家经典,把儒学引入道教体系,使儒道二教真正融合无碍。

北朝儒学:纯朴求实

中国政治的分裂,致儒学分为南北二宗,在学术上差异明显。

与南朝不同,北朝基本上处于民族纷争的混战状态,史陈“五胡十六国”。

因北朝的统治需要及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面对中原文化,进行汉化的过程,儒学就长期内一统天下,学风比南朝纯正。

在学风上,北朝儒学趋于重蹈汉末的传统,以接受、应用并宣扬儒家经典为主要任务,研究方法上弄清儒家经典中固有的典章制度和思想学术的基本内容,具有实学倾向。

北朝名儒徐遵明、卢辩等在儒家经典整理、注释和传承方面做了重要工作,是儒学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

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灭佛

北朝虽儒学纯正,但也受南朝三教冲突与融合的影响,在北魏统治早起,佛教在政治上也有重要地位。

但到魏太武帝拓跋煮统治时期,受道士寇谦之与司徒崔浩的进言,对佛教进行打击,发起灭佛运动。

北周代西魏政权,承袭北魏太武帝灭佛的影响。佛教的大发展导致寺院与世俗权力的经济利益冲突,且也破坏三教并立的格局,引起三教新冲突。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九):第六章儒学的佛学化与道教化(三)

    西晋朝廷权力长期斗争,民族矛盾激化,最后后南渡,建立东晋,偏安江左,南北分治。东晋之后,南方出现的政权为“南朝”。...

  • 量子、佛学与儒学

    在这里,其所以要将量子、佛学与儒学放在一起,我的目的是想表明人类意识的认知能力具有三个层级。其中:人类意识的量子态...

  • 1000/285【一明心悦读:佛学的科学性】

    ------------20200805一明心悦读 佛学,在中国,与儒学及道学并称为三大传统文化根...

  • 读王阳明之圣贤之路(3)

    文/时光 ——消失的新郎—— 王阳明的心学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集大成,或者说是以儒学为体,佛学和道学为两翼的哲学...

  • “我”论三学

    三学相通,儒学道学佛学,都是系统的自证其言的实践。 一直力证“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儒学...

  • 读书札记|《宋的转型》5

    今日,今日阅读第五章儒释道三教(振兴儒学、系统化儒学的创建者朱熹、宋代的道教和佛教、新儒学与佛教、祖先崇拜和孝道、...

  • 和而不同,心态而不比

    曹军《心道》一书是作者对儒学、道学和佛学的精华、内涵的理解体会。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旨,着重讲述儒学的“仁...

  • 儒学与佛道

    近感儒释道三法,皆明达于本心。三教亦可相通,而侧重有表象之不同。儒家守贞固,渐彰气象境界;佛家主清净,达于空明觉慧...

  • 2018.8.16 儒学和佛学

    今天想聊聊佛学和儒学,在这里聊这两个那么深奥的课题其实不合适,因为对这两方面都了解不多。在儒学方面,只是看了...

  • 科学、儒学、道家、佛学

    科学、儒学、道家、佛学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四种思想体系,它们对我都有重大的帮助,我不想摒弃其中任何一个。所以我根据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九):第六章儒学的佛学化与道教化(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kk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