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妖哥哥的日常笔记:女娲遗石得通灵,偶入人间梦红楼

 妖哥哥的日常笔记:女娲遗石得通灵,偶入人间梦红楼

作者: 岳小哥Axure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16:35 被阅读0次

摘要∶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一)

❈❈

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真事隐去)”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wán kù】,用细绢做的裤子;引申意为富家子弟。)之时,饫甘餍肥(yù gān yàn féi:饫,吃饱,饱食;餍,吃饱)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péng yǒu máo chuán:牖:窗户;椽:椽子,檩上架着屋顶的木头。蓬草茅柴搭建的房子。喻指生活困苦。),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假语村言)”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十二天干)、见方二十四丈(二十四节气)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情根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zān yīng:头簪和束发的缨络,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接连几代都是做高官的仕宦之家。)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说毕,便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面又有一偈(jì:佛教用语,梵语中的讼,即佛经中的唱词)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qìng:请求,央求)谁记去作奇传?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晓得这石头有些来历,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镌(juān:凿刻)写在此,意欲闻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纵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种奇书。”石头果然答道:“我师何必太痴!我想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况且那野史中,或讪谤(shàn bàng:诽谤,诋毁)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最易坏人子弟。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意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满篇‘子建(曹植,字子建,写有《洛神赋》)’,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在作者不过要写出自己的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如戏中的小丑一般。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只愿世人当那醉馀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我师意为如何?”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sī cǔn:思索,考虑)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zuǎn:编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笔记:

初读红楼,还只是初二,只是看了前二十回,就是读不下去了。

再读红楼,是在高中的课本上,一篇《宝黛初会》,是再燃起重读的念头,可惜学业渐紧,终是没有翻开。

终于读完红楼,已是大学二年级。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把红楼读了两三遍,并且把学校图书馆里能找到的关于红楼的书基本读了个遍。

然后,当有人让我推荐读什么书时,我都会首推红楼。

想起电影《伤城》里的一句话:“酒之所以好喝,正是因为它的难喝!”

听好多人说《红楼梦》读不下去。或许,《红楼梦》的伟大,正是因为他的难懂吧!

但也正如酒一般,一旦喝开,就会沉醉其中而难以自拔。

《红楼梦》也是如此,一旦真的沉浸其中,相信你也会难以自拔!

❈❈

微信搜索“妖哥哥的日常笔记”关注哦!

相关文章

  •  妖哥哥的日常笔记:女娲遗石得通灵,偶入人间梦红楼

    摘要∶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

  •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该回主要介绍以下情节: 1:红楼梦著作由来:女娲补天之石(通灵之石:宝玉)的风尘历记,故又名《石头记》 2:红楼梦...

  • 偶得书香|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偶得书香(目录) 偶得书香|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01缘第一次读《红楼梦...

  • 《无材补天》偈语赏析——天生我材,还是无材补天?

    曹雪芹为《红楼梦》开篇煞费苦心,为把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先后用《山海经》神女娲皇补天遗石、癞僧跛道引玉入...

  • 2018-04-05

    诗说红楼(古風) 原著/曹雪芹 红楼梦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文/落山風 女娲石炼补苍天,埂下...

  •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通灵宝石的起源 《红楼梦》一开始便是采用了一个传说:女娲补天,剩下了一块无用之才的“废石”。那块石头被遗弃在天地之...

  • 红楼梦笔记(一)

    红楼梦梳理1.贾宝玉由来:女娲补天生下来的那块石头通灵,被称为通灵宝玉,可自如变化,被某个仙子带走看门,遇到了绛珠...

  • 2018-03-06

    土话导读红楼梦-第一回 2018-02-23 无材补天的女娲石。红楼梦人物多,读者应先宏观上明白,这是讲一块“女娲...

  • 2019-02-16

    话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之时,有两块五彩奇石遗落到了人间,一块成了灵明石猴,一块成了通灵宝玉。 那灵明...

  • 《红楼梦》之第一回

    计划自二月份始重读《红楼梦》,昨天读了第一回,特做记录如下。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女娲炼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妖哥哥的日常笔记:女娲遗石得通灵,偶入人间梦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lk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