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75822/8727792099ea8319.png)
9月开学季,孩子是否作好了入学准备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了学习能力——一切知识的基础。
这项关键能力有七大要素,而这些要素都与情绪智力有关——即情商。
1.自信心。控制和掌握自己的身体、行为和世界的感觉;孩子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成年人会提供帮助。
2.好奇心。认为探寻事物本质是积极、有趣的。
3.意向性。产生影响的意愿及能力,并且持之以恒。意向性又与竞争力、有效性的感觉相关。
4.自控。与年龄匹配的调整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以及内在控制的感觉。
5.关联性。与他人相互理解、交往的能力。
6.沟通能力。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想法、感受与概念的意愿和能力。沟通能力又与对他人的信任感以及与他人(包括成年人)相处时的愉悦有关。
7.合作性。在群体活动中协调自身与他人需要的能力。
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是否具有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对孩子进行“启心”教育——也就是情绪方面的启智项目。
一、“启心教育”
情绪教育的影响开始于摇篮时期。著名的哈佛大学儿科医师,布雷泽尔顿博士对婴儿的基本人生观进行了简单的诊断测试。
他把两块积木交给8个月大的婴儿,然后向婴儿示意,他希望婴儿怎样把两块积木组合在一起。
布雷泽尔顿认为,对人生充满希望、对自身能力很自信的婴儿会这样:拿起一块积木,含在嘴里,然后用它擦擦头发,把它扔到桌子的另一边,留心观察你会不会帮她捡回来。
如果你捡了回来,婴儿把两块积木放在一起,完成了布置的任务。然后她会抬头看着你,眼睛扑闪扑闪,带着期望的神情,好像在说:“告诉我我是多么棒!”
这样的婴儿从成年人那里获得了很多认可和鼓励,他们期望战胜生活中的小小困难。
与此相反的是,如果婴儿来自惨淡、混乱的家庭,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在面对同样简单的任务时,他们会表现出期望失败的迹象。
并不是说这些婴儿无法把积木组合在一起,他们明白大人的要求,并有能力遵从这些要求。
不过,布雷泽尔顿的报告指出,即使这些婴儿完成任务,他们的表现也是畏畏缩缩的,好像在说:“我不行。看,我失败了。”这些孩子可能有着失败主义的人生观,他们不会期望从老师那里得到鼓励和关注,觉得学校无趣,很可能中途辍学。
二、情绪智力是所有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
尽管情绪智力的形成贯穿个体的整个求学阶段,但塑造情绪智力要素的先机在人生的最早几年。
父母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局限的认识,这些素质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自信而乐观的孩子和期望失败的孩子,他们人生观的差异在人生的头几年开始形成。
专家建议,父母“必须清楚他们自身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局限的认识”,这些素质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入学前形成的情绪性格。
孩子掌握的知识和超前的阅读能力对其学习成绩的预测作用没有情绪和社交测试结果那么显著。情绪和社交测试内容包括自信、兴趣,知道什么是得体行为以及如何控制行为不轨的冲动,耐心等待,听从指示,善于向老师求助,和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如何表达需求。
三、正念冥想可以有效地进行“情绪再学习”
强烈的情绪记忆及其引发的思考和反应模式可以随时间而改变。
情绪的再学习与大脑皮层有关。在杏仁核中根深蒂固的原始恐惧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前额皮层主动抑制了杏仁核要求大脑其他部位对恐惧作出反应的命令。
正念冥想具有负面情绪的调整能力,研究发现,冥想者经历负面情绪时,杏仁核活动少。冥想越久,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杏仁核是负面(冲动)情绪的产生中心,它在压力、恐惧、“战斗或逃跑”反应系列中,扮演关键工作。
正念冥想练习发挥了杏仁核的可塑性,因而产生减压效果,并且能够带来愉悦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9575822/12f132cfb341cbf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