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之2018“创造向未来”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开播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0期。2018年《开学第一课》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为全国中小学生献上一堂生动而有重大意义的教育课。
即将迈入校门的小朋友们,升入新年级的同学们,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我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呢?
仅仅是考一所好大学,为父母争一口气,还是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将来找个好丈夫(好老婆),能拥有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百年前同样的问题摆在周恩来面前,他铿锵有力的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往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讲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中国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同学们作为国家的希望,必将承担起描绘祖国未来新蓝图的使命。
今天,你们上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已经积贫积弱了上百年,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依旧在许多领域落后发达国家,特别是科技创新这一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但距离世界第一还有很大距离。
所以“创造 向未来”就是要从小培养你们的“创造精神”,一代伟人邓小平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新时代的要求就是“创造要从娃娃抓起”。
一、梦想——崛起创造:
大家都喜欢的影视巨星“成龙大哥”,他为了梦想全身几乎都受过伤,骨折流血已是家常便饭,为了梦想他是在拿命搏,“成龙”从“跑龙套”变作“中国名片”,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成龙分享了他儿时的梦想,“正义感让他立志做英雄”,北京“申奥成功”让他泪流满面,2022年的“冬奥会”他为征集吉祥物而发出倡议。
当解海龙拍出这张“大眼睛”的照片,“希望工程”的海报出现在大街小巷时,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人心中为之一颤。
“我要上学”系列照片中的,“大眼睛”苏明娟、“小光头”张天义、“大鼻涕”胡善辉,他们都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生活贫困但他们为了学习的梦想依然崛起。
时光飞逝,当年渴望上学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是梦想让他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奋斗——助力创造:
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带来了令人震撼的“障碍闪电珠心算”挑战。王桐晶12年训练生涯中演算过的卷子,能铺满100间小学教室。
问及在当今超级计算机的时代为何还要用人脑时,王桐晶表示:“计算机再发达也是人类创造的,人类只有不断挑战大脑极限、更加了解大脑,才能有新的探索和发明;人类如果想有更好的未来,不能放弃对自身大脑的开发。”
教育家俞敏洪以近期“高考生在工地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新闻为由头,开启了他关于“奋斗”的阐述。
高考三次才考上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正在地里种菜,创业初期一次次失败、但他坚持不放弃。
他说:“时代给了我机会,而我用奋斗把握住了这些机会”。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三、探索——实践创造:
C919大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与C919试飞机组闪亮登场。他讲述了“中国创造”背后的探索故事。
曾与吴光辉一起见证中国“飞机梦”的当年大学同窗、曾培养过他的老师亮相,引发了一场跨越四十年的“师生情”与改革开放时代背景的震撼碰撞。
四、未来——期待创造:
青少年代表王源和中国农业大学老师芮磊一起,在节目现场按步骤严格展现了无壳孵化小鸡的实验过程。
在王源最终“打蛋”成功的瞬间,你们和王源一起亲身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不易、实践成功的激动。
“未来”的主题演讲由王源和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薛其坤院士共同完成。
“年轻人头脑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国家最珍贵的财富”。
少年远行,不畏将来!
网友评论
👍✍深度好文,激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