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写个长文,因为累积了很久的思考,急待挥发。其实,这次已经是本文的第二次重生了,第一次写了八万多字却由于电脑故障一下子全部淹没了,场面极度令人绝望,中间相隔个把月一直没有恢复的勇气,几万字的长文,毕竟是个偌大的工程,如虹气势一旦过去,则很难找到当初那么踊跃的文思了,只能凭印象慢慢的拾遗,捕捉,那怕只是一些“圆明园”的断墙残壁,也要竭力呈现一二。
我想以一个客观的角度说一说我心中的日本,我眼中的日本。不得不说,日本真是个值得你赞美的地方,就像是民国军事家蒋百里先生的著作{日本人}里所述的那样“气候与风景,真可以自豪为世界乐土。”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工建筑,都是那样的精致和完美。事实上,他们的所谓景点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国内的县级公园的水平,只是由于绝对的细致和原生态,以质取胜。成行之前,我已经读了10多本关于日本的书,而那些知识,也更增加了去日本的心情。
我们从成田机场下机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不巧的是天还下起了瓢泼大雨,一路颠簸好不容易到了旅馆。日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电梯,走廊也好,客房,卫生间也好,及外面的马路商店都小的夸张。以前同胞称他们为“小日本”,赞我们自己为“大中华”,我还有点心有戚戚,愤愤不平,认为那是无知的狂妄和无由的轻蔑,如今想来,一点没冤枉。日本小,小日本,由来已久,实至名归。
最先令我感受到日本人生活质量的是马桶,他们的抽水马桶上有许多按钮,大便了之后,先往上冲,再左右冲,极有力度,痒得菊花一紧,就把屁股冲干净了,再用纸揩一下水,最后才冲马桶。在日期间,所到之处,几乎都是这样的马桶。此外,日本任何地方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空气也异常清新,穿皮鞋出门个把星期不擦油也不用担心有灰尘,决不夸大其词。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经过丰田展览馆的时候,正碰上有位韩国明星举办代言活动,由于本人一向对韩国人不感兴趣,所以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当天人山人海,排队足有几里路,一眼看去,全是女生,热情高涨,不辞辛劳,场面之火暴,叫声之响亮,令人叹为观止,目的只有一个:跟韩星握一下手,没错,只能握一次,旁边的经纪人马上示意离开,更意外的是有个大妈偷拍被K了一顿。都说大陆女生花痴,脑残,这日本女生也不过尔尔...
在京都游览祗园,和服会馆,见到了川瑞康成笔下的艺伎,还有插花和和服表演。对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经为之津津乐道的国粹艺术,我甚是无感。有个韩国学者写了一本专书总结日本文化是“浓缩,缩小”文化,就是任何细节做到极至,对于此君的一概而论,我深不以为然,举例说吃日本拉面要“聚其神,静其心,正其身,闻其气,观其色,先喝汤,再吃面”,繁之又繁,玄之又玄,毫无必要。日本人动不动就自成一道,什么“花道”,“剑道”,“空手道”,“茶道”,“武士道”,“柔道”,“面道”,看似头头是道,实则“过度解读”到了荒唐的地步。作为文化宗主国的我们是不轻易称道的,因为“道可道,非常道”。
横滨中华一条街,平和公园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华街基本上都是饭馆,杂货店,小饰品店,除此无他,全是满目的口腹之欲,无丁点精神食粮,日本随处可见的书店在中华街是全无踪影。每到周末,各色人种,如山似海,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华人同胞蚂蚁般卑微和勤劳,总感到亲切之外还有一阵辛酸,虽然这代人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
平和公园建于二战之后,里面有东南亚各受害国的刻字碑,惟独没有中国的,据说是由于当时没有外交。对日本的政治也是了解一点的,吉田茂,佐滕荣作,中曾根康弘都可算是比较优秀的政治家,田中角荣来华建交时,毛太祖说过一句话“任何民族想要欺负日本,我看是很难的”,对他们的看法,我与主席所见略同,日本人的尚武精神和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使得他们从未松懈对外部的防备和压制。
逛东京银坐歌舞伎仃一番街最有趣,几个男人脱团奔走一下午,挣大眼睛盼能碰上几个拉客的风俗娘,可最终只看到了一些香艳的广告灯箱,本来准备待到晚上,可是几个女团友极力反对,只得放弃。由于早先对日本文化的稍微了解,在东京街头,我第一个发现了传说中的“援交女”,花样女生,三五成群,或站或蹲,在桥头,在电线杆下,翘首以盼,等待生意,不一会,可以看到有男人上前搭腔,挽手离去的场景,望着那些天使一样的笑脸,花朵般的年龄,我真的有点凄然,日本人最喜欢思考“存在”的问题,难道这样做就是答案吗?
当然也去了举世闻名的富士山,只是车至五合目的时候,气温骤然下降,又下大雨,远看山顶还有积雪,穿着短袖单衣的我只得窝在车里取暖。下山途中在富士山资料馆看了影象资料后就急奔下一个景点了。由于家乡是山地的缘故,我对爬山没什么新鲜感,倒是想去看看北海道和樱花,可是行程里又无安排。
身在日本,处处可以感受到物资条件的疲乏,以及人的严格自律,饭菜分量都是准备到刚刚好,丝毫不多;饮料基本都是小瓶装的,随处可见卖饮料的自动售卖机;停车场都是用油漆在地上标好,精确到厘米;甚至房子所用材料都是可拆卸搬运的,以便回收利用,马路下的钢铁和海底下的煤矿就更不用说了,公开的秘密,全时间都知道那是他们的战略储藏。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这是日本迫不得已的举措,当然也是他们的优点。他们不这样早就灭亡了。日常交通工具主要靠地铁,我也曾搭乘过日本的地铁,整洁安静,井然有序,车上提供阅读的杂志,想起国内对日本电车痴汉的报道,我邪恶的幻想着能在车内遇见菊地凛子一样的女孩,活泼漂亮的学生穿着超短裙确实有点让人蠢蠢欲动,只怪我自己胆子太小了。
旅馆里的电视频道很少,大都是一些当地的美食节和棒球比赛,这证实了我的想法:即日本人普遍喜欢棒球,受美国人影响。胡乱换着频道,始终找不到兴趣所在,只看到过北野武和役所广司的广告,小小兴奋了一下。日本的电视遥控器上一般都有个”有料电视“的按键,开始没注意,直到最后一天才听人说是”成人电视“频道,需拿1000日圆才可以开通,很想体验一下,无奈此时口袋里兑换的日圆已经所剩不多了,只得打消这个个念头。
在日几天接触的最多的的日本人是我们的司机,由于语言不通,我们用笔在纸上写汉语,进行艰难的交流。我写了黑泽明,大岛渚,宫崎骏,石井隆,写喜多郎,久石让,他除了摇头还是摇头,我感到惊讶和失望,后来我写了苍井空,武腾兰,哥们立即眼睛一亮,会心一笑,用手猛拍我肩膀,两个惺惺相惜的男人坏坏的打量对方。看来国际文化交流还是AV的贡献最大啊!
对日本人“海拔”的“考察”,进一步验证了同胞们“小日本”的叫法之正确,日本男人达到1米7的所占比例很小,大多五短身材,相貌狰狞且猥琐,女的则另当别论。二战时,日军把慰安妇分为四等,一为日本女人,二为台湾和韩国女人,三为大陆女人,四为东南亚土著女人,抛开伦理仇恨,单就男人的直观感受来说,这样的排列非常公正和客观。不怕笑话,我在日本,几乎每次出门都是单枪匹马掉在最后面,原因无他,就是方便打量东洋婆子。
关于日本女人的风情,郁达夫在《雪夜》里写道: “日本的女子,一例地是柔和可爱的...身体大抵总长得肥硕完美,决没有临风柳弱,瘦似黄花等的病貌。更兼岛上火山矿泉独多,水分富含异质,因而关东西靠山一带的女人,皮色滑腻通明,细白得像磁体,至如东北内地雪国里的娇娘,就是日本也有雪美人的名称,她们的肥白柔美,更可以不必说了。”日本女人的成色之优良,至此可见一般。别的姑且不说,仅艳福一项,日本男人是足以羡煞我等了。
也吃了几回鼎鼎大名的“日本料理”,包括生鱼片,寿司,纳豆,炭烧烤肉,日本饮食讲究原味,半生不熟,又少放调料,所以,只一句话“那叫一个难吃”。一碗普通拉面就是7,800日圆一碗,比国内的物价还坑爹,什么日本料理,不过是中华料理的本土化改良而已,怎可跟我派系纷呈,源源流长的中华料理相提并论,不谈也罢!日本资源贫乏,文化历史也无可取,就拿旅游名胜来说,日本在中国看到九寨沟美不胜收,就在日本克隆了一个山寨版的,名曰:小九寨沟。日本于我中华之心态,由此可见。
记得好象是国学大师章太炎说过一句话:中华强则倭为奴,中华弱则倭为寇。这是对中日关系最真实的写照。从古至今,概莫能外。日本人的野心常常是超出我们想象范围之外的,从清朝时期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在我国的非法测绘,从未放松对我国各领域的情报收集。每一次冲突必有精心之策划,险恶之用心,可谓亡我之心不死。还有丰田创始人在美国通用汽车潜伏的例子都足以证明,日本人的野心,细心,耐心的可怕。你越用心去研究越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