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的艺术(5)

作者: 鹊惊枝 | 来源:发表于2019-08-04 06:55 被阅读71次

说余光中先生的游记散文(5)

2. 点踪模式

与线踪模式相反,点踪模式的结构中心不是旅游者,而是旅游的对象,它“把作者藏在幕后,让游览的地方和历史充当舞台上的主角”。旅游者的旅踪也由明处转向隐处,甚至退居到幕后不露行迹。点踪模式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点踪模式,旅游者的旅踪通常隐没在一个固定的空间,由这一点或这一角度展现旅游世界,如摄影一样,摄影点不作移动,画面是平面的。复杂的点踪模式,通常面对的是较为广阔或复杂的旅游对象,由于旅游者站在单一的点上无法览清对象的全貌,因而要采用多视点观照,多层次感受。在变换观点、层次时,旅游者不能不作线型移动。与线踪模式有区别的是,这种线型旅踪是围绕旅游对象进行的,不露行踪,而且在记述时有时无须遵循自然的时空次序,根据旅游对象的记述需要,还可以突破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连续性,将天南地北、过去现在凝聚于一时一点。

相关文章

  • 游记散文的艺术(5)

    说余光中先生的游记散文(5) 2. 点踪模式 与线踪模式相反,点踪模式的结构中心不是旅游者,而是旅游的对象,它“把...

  • 游记散文的艺术(3)

    说余光中先生的游记散文(3) 由此,我提出三个模糊的评介标准: 一、在写游记散文时,你的身份是旅人,还是观光客?倘...

  • 游记散文的艺术(2)

    说余光中先生的游记散文(2) 其次我们应当了解余光中先生对游记的要求。 余先生认为:游记理应感性重於知性,以感官经...

  • 游记散文的艺术(4)

    说余光中先生的游记散文(4) 在游记文学中,游踪结构是繁复不一的,有人把游记文学大体上归为三种模式: 1. 线踪模...

  • 心的旅行

    《旅行的艺术》这本书,读得有点欣喜。 这本书虽然分成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五个部分,但并不是游记散文,也不是...

  • 王兆胜谈游记散文(1)

    游记散文须先有“游踪”。这是常识,也是“游”之要件。 游记散文最不能无“我”。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

  • 1983·秋,长江之歌(35):灌园鬻蔬 拙者之为政

    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10月11日(5)~12日(1):江苏苏州·拙政园 下午5点离开无锡去苏州,仅半个小时...

  • 本账号的经营范围

    本账号的经营范围如下: 1、小说 2、诗歌 3、散文(随笔、游记为主) 4、新闻评论(观点文) 5、书评影评 6、...

  • 1983·秋,长江之歌(26):皇家园林玄武湖

    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10月9日(5):南京玄武湖 从明孝陵出来,已是中午,日头竟然狠毒起来。饭后,我们到了...

  • 阅读推荐:《旅行的艺术》——[英]阿兰.德波顿

    阿兰.德波顿是英国当代作家,之前曾经拜读过他的《哲学的慰藉》和《身份的焦虑》。《旅行的艺术》不是一本散文游记,也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散文的艺术(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pn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