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爆火,但我并不喜欢这首歌。主要原因恰恰在于很多人为之喝彩的骂人“艺术”。
因为十几年前那英、杨坤、汪峰等人对刀郎歌唱水平的极力贬低,导致了刀郎十几年的隐退歌坛(当然不是退出歌坛)。客观一点说,那英等人当年对刀郎歌唱水平的评价很不公允。作为歌唱艺术的百花园,应该允许百花齐放。刀郎的歌能受到老百姓的喜爱,销量那么高,说明他确实有水平。他的横空出世,确实是歌唱百花园里新产生的一朵奇葩,完全应该被认可,被容纳。美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应该是唯一的。
那英等人的评价,首先说明他们的审美有问题,那英说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其实恰恰说明了是他们的审美出了问题。
其次,作为有影响力的歌坛人物,本应该对自己的言行十分谨慎,但那英等人却错误的利用了这点,口不择言,说话十分伤人自尊。诸如“如果刀郎上春晚,我就砸了电视机”“刀郎的歌能叫歌吗?”之类。
那英等人确实是歌坛有成就有实力的歌手,但他们的广为人知,也是某档娱乐节目大火的结果,是这档娱乐节目抬高了这几位的权威身份。于是乎他们俨然以专家和权威自居,认为自己可以独步歌坛,任意臧否。简单点说,就是他们飘了。杨坤“批评”刀郎“不要以为自己的歌销量好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恰恰说明“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不是刀郎而是他们几位。
第三,当年刀郎的歌大火,销量甚至盖过了周杰伦,至于那英等人的歌曲销量,相形之下,就显得过于惨淡,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眼看着歌曲市场这块大蛋糕被一个异类切去大半,其余四人又怎么不会羡慕嫉妒恨呢?要是自己再亲手为竞争对手在歌坛树起旗帜,为之正名(即所谓十大歌手),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呢?所以,有因必有果,那英们和刀郎的这场歌坛公案,完全应该由那英们负责,现在被一首《罗刹海市》闹得形同围剿,实在也是咎由自取。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那英等人当年的评价,确乎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介的评价形式,而具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娱乐大众,自说自话,张扬个性,赚取噱头的自媒体特征。刀郎对于这一点确乎也没整明白,加上相对保守的个性特征,他就像是一头突然闯入狼群的羊,在众狼恶狠狠的盯视中不知所措,最终选择了悄然退场。有人说刀郎当年是不屑于跟这帮人计较,十年磨一剑去了。其实刀郎没有那么大的战略格局,当年的他确乎被群狼围攻得遍体鳞伤,难以招架。
但反过来说,刀郎当年面对此种困局,也并非无解。既然那英们可以在公共媒体上公开炮轰打压刀郎,那为了自身名誉,刀郎完全可以正面应对,做到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绵里藏针,杀一个回马枪。歌坛的标准不是你们几个定的,人民群众才是评价的主体,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就足够了。至于你们为什么这么打压贬低我的歌曲,你们自己最清楚。然后我该干嘛干嘛,演唱会照开,歌曲照唱,谁又能奈何了我?所以刀郎当年的隐退,实在不是上策。
十年后刀郎重新杀回歌坛,以一首《罗刹海市》这种骂人形式回怼那英杨坤十年前的恶意诋毁,固然痛快,但格局就显得小了。虽然那英杨坤等人的话太过恶心人,但毕竟没有骂人,而自己十年以后再来以“驴”“鸡”“半扇门”“猪狗”“黄蜂”(汪峰)之类不雅的比喻相骂,就显得等而下之,不上台面。如果有人反驳说,刀郎哪里骂人了?我只能说呵呵了。实在说,这首歌骂得过于露骨了,面相难看,要说它是当代讽刺艺术的绝唱,我不赞成。
我更欣赏当年田震怒斥评委有猫腻,怒摔话筒的行为,霸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