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技巧摄影
新尝试——《偶然的交错》的炼成

新尝试——《偶然的交错》的炼成

作者: nyc_forever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23:16 被阅读0次

    前言

    《偶然的交错》这幅摄影作品,是本人第一次认真输出的黑白作品。本文也是本人第一次详述后期思路和处理过程,顺便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和个人感悟。希望能给新人一点借鉴,同时也请大师斧正。

    第一次输出版本(2.2:1)

    原片来源:2017年2月9日上午,在进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前,注意到这个场景,快步跑过去,在早春的寒风中,用手机记录下这个画面。

    本图是作为“京东摄影金像奖”参赛作品来处理的。选择这张手机片来处理并投稿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想参与此比赛时,忽然就想起来它的“交错”。虽然手中尚积压有许多照片未处理,但那些“正经”的风光、人像将来有空自会按期处理,而这个小景也许错过本次契机就没机会了。所以我更愿意将本作视为一种新的尝试。

    原片分析

    锤子M1自带相机拍摄的彩色jpg原图(16:9)

    1.左侧的立柱线条笔直硬朗,向上延伸,且为实景。

    2.右侧玻璃映出的像柔和,有高光,且为虚景。

    3.下方地面中,影子是立柱的继续延伸,同理反光是玻璃的延伸,在光影交错中会呈现四种类型的色块,边缘对比较强,线条斜直较有规律。

    故而有刚柔并济、虚实结合、明暗交错这些特点在后期可以选择性的突出。

    现在来看作品名为“交错”,显然我将兴趣点放在了地面的光影上,这也是为什么要处理成黑白的原因,即突出反差,摒除干扰。

    于是就不得不提及本图根源性的前期短板——没有采用低机位拍摄。简单来说就是没蹲下拍,地面的占比、视角都使得主体表现力欠佳。不知大家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前景地面占比更大,光影长长的延伸到远处,立柱、玻璃由于仰视微微向后倾,那应该会更震撼。

    半年前拍摄时,原图显然只是出于记录场景的“普通片”而非“艺术片”。这提醒我们摄影前后期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倒数第二章“临门一脚,功过难辨”将详述。

    二次构图

    开工先修复倾斜、畸变,特别是对于建筑这很重要,如此多线条长距离延伸,一定要“横平竖直”,这样后面调整选区也有好处,具体操作省略。

    下面进入第一个关键节点——二次构图,即裁切。裁切是后期再创作的基础,可弥补前期构图不足,甚至可完全改变前期构图用意。

    本图主要可以利用的特色还是地面的光影,所以要增强其表现力。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抛弃掉顶部的柱子和梁结构。获取艺术表现力与单纯的记录不同,它需要明确的主次关系,需要有舍才有得。

    经过10次试验对比才定下裁法、比例

    最终采用宽幅面,来呈现分析中的左右元素对比,其介于当今电影两种主流比例——1.85:1和2.35:1之间,采用2.2:1。成为标准的比例只是作为参考,对于艺术输出来说不必当做束缚。

    从尝试裁图到下面尝试定调,我已直接使用标准黑白(指PS中加黑白调整图层,默认参数)来观察,摒除彩色的干扰,因为我们的输出目标已定为黑白片。

    定影调

    按照经典的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来进行判断,原片为标准中长调,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摘自李涛老师《不简单的简单摄影后期课》PPT

    抱着实验精神(这一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现在太多“伸手党”),我们来试试看别的调性会不会带来什么特殊亮点。鉴于我们已经定下画面中的元素,恰当的表达他们肯定是需要有太阳的高光和影子的暗部的,用中调和短调都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就来看看“高长”和“低长”。

    姑且算低长调 标准中长调 姑且算高长调,再往上调色阶就要全断了

    显然他们没带来什么喜人的效果,所以我们还是用最稳定的中长调好了,在中间调充分表现大部分细节,也有亮部和暗部的强烈对比,该亮的地方就亮,该暗的地方就暗。

    控制反差

    “反差”换句话说就是“明暗对比”。既然色彩信息都没有了,那么宏观上来看,反差就是唯一的核心表现力。这是黑白既好操作,又不好操作的原因。避免了多种多样色彩的麻烦,对新手来说好上手,可少操心;而失去色彩的表现力后,普通图片不那么容易出彩,这对于选材和处理经验都提出更高要求。

    1. 黑白调整图层中的色彩滑块

    在Photoshop中最标准的转黑白方式为,添加黑白调整图层。其它的转黑白方式及利弊在文末拓展阅读中会有介绍。

    黑白调整图层的属性中有多种色彩滑块,可模拟镜头前的色彩滤镜,控制不同色彩光线的通过率。胶片黑白摄影中,色彩滤镜的运用十分普遍。比如通过红镜,减少天空蓝色光的通过,从而压暗天空,控制光比。如今数码时代,大家普遍采用原始RAW格式先记录最全面的信息,后期决定是否转黑白、如何转。

    黑白调整图层属性面板(调整前后)

    这里我轻微降低“红色值”,较大提高“黄色值”,也就是把原彩色画面中带有红色的部分,在当前黑白画面中变暗,同理黄色的部分则变亮。这样做的目的是把立柱稍稍变暗一点点,更扎实可靠;把地面阳光照耀的部分变亮,脱离原来过于温和的灰。

     地面提亮前后灰度值(取样方式5*5平均,值越小越亮)

    地面的光影交错中有4种区域——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叠加玻璃反射、立柱影子、立柱影子叠加玻璃反射,分别对应上图中1、2、4、3区域。可见增加“黄色值”只会影响阳光照射区域。

    这就是第一步不太精确的大范围调整,相当于宏观上增加了画面的对比度。

    2. 提亮远景的山

    远景黑压压的山在此图中没什么用处,在明亮的天空背景中,出现浓重的黑色干扰近景,特别是使后排柱子立体感损失,被“淹没”。我们要把它提亮,制造一种远景在雾气的高光中有点模糊的感觉,这在现实中很常见,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很容易在一些黑白极简摄影作品中找到类似例子,即把背景统统淡化,利用明暗分离层次突出暗的前景。

    希腊摄影师George Digalakis的两幅作品

    与一般的自然风光不同,建筑的边缘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在通过蒙版做局部调整时必须保证对边缘的精确控制,也就必须借助精确的选区。这种精确是像素级的,有些开始做的不到位后来发现不自然的地方,可能需要再通过仿制图章,甚至直接画笔上色的方式对像素进行修缮。

    借助参考线对山建立选区(注意此图中玻璃上反射的山尚未选出,后续需选出)

    此处由于立柱笔直的特性,基本可以在PS竖直参考线的辅助下,用多边形工具把山选出来(后来发现钢笔工具更好用,因为便于分步撤销),作为选区,在曲线调整图层上建立蒙版。先选后建蒙版的话,蒙版的选区内范围就会自动生成白色,选区外为黑色(PS选区、蒙版基础知识如需补课自行百度)。

    曲线调整图层,上拉曲线

    然后自然就是提曲线,瞬间山就亮了。此外再加点自然的“斑驳”感:新建图层,用滤镜->渲染->云彩(可重复用多个图层叠加,我叠了两层),复制同上蒙版以控制只对山施加影响,只不过这回需用较高不透明度的黑色笔刷把蒙版中的白色区域刷暗,否则我感觉这个云彩图层让山有点过亮。

    山提亮之后

    现在可以看到处理后,远景与近景的成功分离;后排立柱立体感增强,“脱颖而出”;于是整个画面的层次感获得提升。

    增强质感

    在接下来的操作中,你会发现其实这里所谓“质感”还是通过调整反差来增强的。只不过相对于上一章的宏观调整,这些操作和效果都更接近微观,故而分开来谈。

    接下来的局部调整,我们需要遵从一个光强分布的逻辑,以防只顾局部而扰乱整体,从而保证整体格局的和谐统一。

    简单来说呢,就是左上角天空是太阳方向,最亮接近纯白;右上天空稍暗;左上最接近太阳的地面,以及右面三扇大玻璃中最左的顶部,这是最亮近景;最暗是立柱正面、立柱影子... ...

    画面灰度值(蓝色为上一章提亮地面阳光后结果,值越小越亮)

    上图中灰度值省略了百分号,对应于下图“黑色”百分数。我们顺便继续引入“区域曝光法”中,亮度对于质感的影响。

    摘自李涛老师《不简单的简单摄影后期课》PPT 此表亮暗区域编号与上图PPT相反

    地面亮部的灰度从二十多一直到六十多,亮度横跨5个区,覆盖中间调,是重点表现细节信息的地方。地面左上方,远远的最亮区域亮度不超2区,依然可以保留细节。影子和柱子的正面则要“坐实”,不必担心细节。

    此外,后续将会提亮玻璃,其最亮处亮度可与地面最亮处持平,即PPT图中的2区与3区之间(上图中VIII、VII),可留存部分细节,但对于光滑的玻璃来说细节不重要。因玻璃中存在大量暗影,故不必担心其整体过亮或缺乏对比。

    1. 地面的细节锐化

    地面石板经过打磨没有大的凹凸,但是仍有较细粗糙表面的花岗岩,而非抛光大理石,可以通过“精细锐化”锐化的方式,为其增强质感。“锐化”就是在增强微观反差、边缘对比度。

    “精细锐化”的具体操作是,先用较大半径做一次USM锐化,将大的线条(如石板之间的缝)凸显;再用较小半径做一次USM锐化,将小坑洼细节突出。

    由于画面是宽横幅,前景地面在视距感受上距观者不近,所以要进一步凸显这种质感才便于察觉。我们再采用“表面锐化”的方式,原理为:复制两次图层,下面图层表面模糊后,用上面图层减去下面,即得到那些“不模糊”的“颗粒”细节,叠加在原始图层上。实际执行中,我是用雪人插件里的工具一键实现的。这个方法效果强烈要注意控制图层透明度(我这里用的70%)。

    锐化过程对比

    地面要保持由近及远逐渐模糊的空间感,这是利用质感分离层次,所以远景地面不必锐化,只需选出近处区域。立柱影子也被选进来,一起锐化,于是暗部产生很多噪点,我们还需把影子用钢笔工具选出建立选区,进行降噪平滑。

    锐化区域(Shift+Alt观察蒙版) 降噪区域(Shift+Alt观察蒙版)

    2. 玻璃的光泽

    玻璃自然要赋予它玻璃该有质感——透亮的光泽。我首先尝试了“明度建筑”调整法,发现在这么短的长度上,且玻璃还映出很多杂物的情况下,不能类比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效果不明显。

    之后我还尝试了把玻璃上映出的杂像抹去,使其完全变光滑。但一是整体画面非极简风格的前提下,它会看上去很怪异;二是参赛要求后期处理不能影响真实性的判断。或许是我手法还不到位。

    试验抹平两面玻璃外加一点“明度建筑法”渐变的效果

    所以目前就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添加一个白色填充图层(透明度37%)。或者选择直接拉曲线提亮,效果也类似。此步配合使用了明度蒙版,适当消除对暗部的影响,从而加大玻璃上的对比度。如果不加蒙版也可以(那就一定要用曲线,填充白色效果过于强烈),那便是选择平淡化玻璃上的暗部映像。

    最后玻璃也要整体降噪,修复玻璃的光滑感。

    3. 立柱的立体感

    增强物体间的明暗对比,能够使物体间彼此分离,突出层次感;增强物体内部的明暗渐变,塑造反光特性,能够突出立体感。

    立体感

    这里在立柱正面不变的前提下,适当提亮立柱的侧面,通过刻画两个面对光线反射的不同来增强立体感。适当拉曲线提亮,选出所有侧面建蒙版控制。后面5个立柱侧面实在太暗,单独选出来,再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轻微拉一点点,且透明度25%,亮度保持不超过前面的立柱。

    立柱侧面区域(Shift+Alt观察蒙版)

    因为立柱均属于暗部且手机画质不佳,原来就有不少噪点,所以最后还要记得对所有立柱正面、侧面降噪。不过不用降到和玻璃一样光滑,虽说在暗处较难察觉,也要适当留下一些粗糙感。

    -- 关于图层管理

    顺便介绍我的图层管理方式,其宗旨是各个局部的调整相隔离,做到随时重调任意局部后,效果即呈现在最终整体画面上。这是为避免,想修改之前调过的图层时,因其整体被盖在下面,新效果不能呈现到上层。工作流如下。

    处理另一个局部前,在此前基础上盖印得到新图层。此时下层全部效果被“锁定”进新图层,再调整下层已无法展现效果,为做到各组“隔离”我们要“解锁”。方法就是通过蒙版选出当前要处理区区域,其它区域蒙版均为黑色,于是下层其它区域就“透”上来,完成隔离。这意味着,每个普通图层都要有蒙版控制;调整图层要么也有蒙版,要么酌情选择“剪切到图层”(也就是只影响下方一个图层)。

    部分图层;锐化在智能对象上做也是为便于后面随时变动

    修饰瑕疵

    其实这步工作一般是同矫正畸变一样作为最前面的预处理,不过这次前面都在“高谈阔论”思路、方向,所以瑕疵留到后面来修补。另外之前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些遗留问题,比如没处理好的选区边缘。

    玻璃上的一些瑕疵,其它位置的略 此处阴影远观像是柱子被啃了一口、弯了,需矫正

    最后一点是情怀

    至此就基本完工了。再观察画面,光线有些冰冷,缺一丝温度,我们可以为阳光增添一丝暖意。用曲线工具分通道调整,在高光区域将红色轻微提高,蓝色曲线轻微降低,再把图层透明度控制到40%,就为画面增添了褐色调。

    从理论上来讲这张图片不再是纯粹的黑白了,但实际上是有暖调黑白一说的,可理解为某些胶片的特色,或者旧化后的黑白相纸效果。

    原片 裁切后,PS黑白工具直转(默认值) 处理完细节 增加褐色调

    临门一脚,功过难辨

    如果你认为这就结束了,那未免过于平淡。好的故事总是充满戏剧性。

    当我拿着如上版本在图虫上传,添加描述,就要按下发布按钮时,看着自己所写的分析,我又犹豫了。

    一个念头告诉我,这宽幅右边的玻璃过于分散注意力,其中的虚像杂乱又不能抹去,可以再大胆点去掉。我当时是这样考虑的:对于常见的自然风景接片宽幅作品,通常画面两端的景物(例如远山)真实位置相距较远,即使两端在色彩、质感上相差较大,也很正常;但是对于此片十米范围内的建筑物来说,这立柱、玻璃、地面“三分天下”的局面似乎实在让人无处聚焦,恐要有所舍弃。

    裁掉玻璃前 裁掉玻璃后,留到门以交代反光来源,或许可再多留一道玻璃。

    征求了一些朋友的意见,各执一词。最后还是一狠心投稿裁掉玻璃后的版本,稍显仓促。到现在也不好说究竟哪个更好,但我不知哪里来得一丝悔意。毕竟小时候老师告诫我们,交卷前临时大改都是错的。可以看到右侧光影来源的削弱,减少了反光的延伸感,也减少了画面中央的交错感。二次构图时对左右的保留量考虑过这点。现在这样做可能有违初衷,可创作周期跨两周多,期间工作繁杂,记得永远不要小看善变的人心~

    归根结底,会有这样争议的原因还是前期拍摄没能采用低机位来凸显地面,不然左右立柱、玻璃只会是很好的陪衬与光影来源的交代,根本犯不上干扰。

    其实比赛不重要,我已有机会将两个版本共同呈现给大家,大家也可一起探讨。在这里借机想要强调的还是摄影前后期协调一致的重要性。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通常是拍摄前就先有目标意向;前期拍摄时等待最佳时机,尽量为后期创造条件;后期处理时向着目标再加工增强。一些新闻纪实类抓拍除外,但我相信很多新闻纪实作品也是作者早已明确主题,之后在盼望着一个表现形式。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袁毅平老师创作《东方红》,从立意到发表用了3年时间。当他确定主题,心中已经有图景之后,便只需寻找一个最佳的时刻,用技术去“完结”它。于是1961年8月的一天来了。

    袁毅平《东方红》(1961)

    袁毅平谈《东方红》的诞生

    结语

    于是我们看到《偶然的交错》这样一个普通作品普通的诞生过程,没什么恢弘气势,也没什么力挽狂澜,有的只是静静地积累与一些简单地陈列。我希望能展现,“创作者都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一真理。

    以摄影为例,前期有前期的局限——天气、地理位置、人的干扰、行政管制等;后期有后期的局限——前期拍定,后期技术有边界,除非完全“作画”。

    我们必须学会在困难中寻求突破,必须靠着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才能换来最终成果。《偶然的交错》如是,任何创作都需这样炼成。

    这篇文章也是本人在百忙之中,创下除论文外所写字数最多、时间跨度最长文章的记录(单位本职工作加班,简书还被人催稿)。这是又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

    * 2019年12月移入新文集“照片讲给你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尝试——《偶然的交错》的炼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q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