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阴
《咔住的智慧》作者常通,法号:明一法师。
明一法师是河南省法眼寺主持,1963年出生于福建,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出家前在二炮工作。
1
《咔住的智慧》,全书围绕习惯、价值观和成见的改变阐述。
人类进化是个大选题,而明一法师说“进化就是到任何一个场合,都能够符合那个场合大众需求的习惯、价值和成见,这就叫进化。”
他把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科学的的阐述清楚了。
不管是佛教信众,还是普通人,人生都是一场修行,那么,修行修什么?修行就是围绕习惯、价值观、成见来修。
2 为什么要围绕习惯、价值观、成见来修?
习惯、价值观、成见有延续性、指导性、决定性。这些特性会让人生活的不快乐、不满足,也会时时感到吃亏,烦恼重重。
现代人做事考虑问题只会注重结果,不会关注过程。
通过修行,我们做到,执着过程,而无需在结果上纠结。
3 如何改变习惯、价值观、成见?
第一,生活中最好的指导就是接受他,习惯他,而禅修是最好的入手处。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切都接受,如果问题能解决就解决,如果暂时没有能力解决就放一放,也就是不理,等有能力了再解决。现实生活中,接受能力越强的人,生活质量也越高。因此要提高素质和能力。
第二,对待所有的事情要认真,但别当真。
要认真,别当真,也是人生的大智慧。比如生活中有许多难事,领导为难你,家人拖累你,要感谢这些生活中的困难,感恩他们使你不断进步,好像他们就是你人生的导师一样,随时在考验你,催促你前进一样。
第三,脱离付出最小代价,得到最大利益的诉求
生活中往往感觉吃亏了,因为付出大,收获小,因此心里不接受,烦恼随之而来。我们在生活中考虑问题,可以追求最大化利益。但是没有达到目的也不纠结,心理的疙瘩也就解开了。
这也就是推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缘故。
第四,学习、工作,生活都要自己实践,这样才能受益
佛祖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就是说学来的东西不是好的东西,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把学问融会贯通在生活中,成为自己的知识才能有益。
比如说听一个讲座,当时记住了50%,第二天也许就留下30%,一周后也许只有5%了,一个月后忘的什么也不剩了。因此只有成为自己的知识“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
想要实现这样的境界,需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要求对过程执着,对结果不执着。
如何做到?参禅打坐是最快捷、最迅猛的一个方法,也是最难的一个方法。一句名言“正法威猛我能行,不是将相所能为。”
因为这是挑战自己,不是挑战别人。人生中,战胜自己最难。
参禅打坐,注重观就是开启智慧,注重止是养生。身体不好的人,要调养,七支坐法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好的养生。
4 人生如戏努力演
知道人生如戏,还要努力演。接受一切,减少烦恼,这样也不会感到吃亏。
做人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和结缘。
做事八个字:信仰、因果、良心和道德。
最困难的是一个词:坚持。
努力是因,过程是因,人生如戏,我们只要努力演,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会空过。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5 咔住的智慧
咔住的智慧也是人生的智慧,就是改变我们的习惯、价值观、成见,方法就是参禅打坐。
或为了提高智慧,或为了养生,开始就有收获,坚持就会有改变,一天、一月、一年、十年或更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读后感悟: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似没有痕迹,实际上还是留下了些微印记。读明一法师《咔住的智慧》,书中强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过程执着,不执着结果。
我前段时间学习印度瑜伽大师提瓦瑞大师讲解瑜伽历史,提到帕坦加利提倡书本知识不是瑜伽,必须实修,需要大量科学的体式练习。也提出静坐冥想可以开启智慧,也能强身健体。中西方的理念不谋而合。
曾国藩也极力推崇打坐静修,反对两脚流量不着地的奔波。曾国藩的理论曾成就了无数人的功业,也影响了几代人的修为,就是现在也有普惠性。
今天,我们普通人,不管是为了开启智慧,还是养生,都要有生活的智慧,改变习惯、价值观、成见,接受一切,心生喜悦,感悟和践行人生如戏努力演的境界。
网友评论
姐姐晚安,好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