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人物,大时代——《寄居者》读书札记

小人物,大时代——《寄居者》读书札记

作者: 艳子微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11-28 04:30 被阅读0次

    严歌苓的《寄居者》将目光对准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这部号称“上海版辛德勒名单”的长篇小说,以爱情故事为核心、表现抗战年代的小人物命运,他们开始一串连环套式的命运救助故事,结局令人扼腕。

    严歌苓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从军15年后赴美留学。现定居美国,为好莱坞专业编剧。着力创作中国移民生活和命运的小说,在海外华人中影响很大,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屡获大奖。

    据严歌苓说,这本书是“听”来的小说。很佩服,严歌苓讲故事的能力超强。

    “《寄居者》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柏林墙。1993年,我和我先生去柏林旅游时,参观了柏林墙。许多人的故事都写在柏林墙的一个展览馆里。有一个故事简直就像一篇小说,说的是一个小伙子跟一个女孩子在东柏林订了婚,小伙子先到了西柏林,他深爱着他的未婚妻,在几年后还无法忘记她。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在欧洲见到一个女孩子,非常像他的未婚妻,他就勾引了她,把她带到东柏林,偷了她的护照,让他的未婚妻假冒那个欧洲女孩,用欧洲女孩的护照过了关。1999年,我跟陈冲对犹太难民在二战期间被上海接纳的事件非常感兴趣,1937年,纳粹开始迫害、驱赶犹太人的时候,全世界都不接纳犹太人,上海是唯一对他们敞开的海港,先后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

    本书大体依托上述故事脉络展开。

    女主人公May,一个二十出头的美籍华裔少女,为了让爱人彼得去美国,引诱杰克布来上海,然后通过彼得的钱,赎救杰克布;通过杰克布的护照,使彼得脱险。

    《寄居者》初看是爱情故事,但这仅仅是不够的。试头来解读一下。

    一、小人物,大时代

    严歌苓擅长写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本书中涉及多个真实的历史背景,而且都可以查到。

    没有人能逃脱时代滚滚洪流,小人物身上,有着大时代的投射。

    1.何凤山与“生命签证”

    何凤山(1901-1997)湖南益阳人,中华民国外交官,二战初期在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奥地利公使馆因德入侵关闭)时,拯救过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联合国誉其为“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退休后于1973年移居美国。定居在旧金山,从事写作,著有回忆录《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

    1938年水晶之夜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级,犹太人为避免被抓入集中营,只有离开欧洲,但要想逃离就必须获得外国签证,于是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奔走于各国使馆之间申请签证,在当时一张签证就可以拯救一条生命,因而被称为“生命签证”。

    但1938年7月6日在法国埃维昂莱班召开的国际难民会议上,与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等32国均拒绝接受犹太移民。此时何凤山基于人道主义立场,不顾上司驻德大使陈介的反对,在中华民国驻维也纳领事馆向数以千计的犹太人发放了“生命签证”。

    因此到上海避难的3万犹太难民,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所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2.纸生仔

    纸生仔(英語:paper son 或 paper daughter)是指20世纪上半叶许多通过冒充别人子女身份移民北美的华人。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爆发后,随之而来的大火烧毁了大量移民出生档案。一些华裔移民趁此机会声称自己出生于美国,并由此获得了美国籍。他们中一些人之后回到中国,不仅通过自己的美国籍将子女亲人接来美国,甚至还将自己的子女身份资料卖给其他人,使大量华人得以持假身份移民美国,这批人便被称为“纸生仔”。

    3.哈德良的屠城屠国

    彼得跟我讲过他的祖先的事,他的民族的祖先,这是为了心灵自由什么灾难都可以承受的民族。2世纪的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允许他们恢复被毁的圣堂,但他们发现哈德良把丘比特竖在神坛上供他们膜拜时,他们再次揭竿而起。巴尔·科赫巴将军领导起义者重建了以色列,重建了能够保卫他们心灵自由的城郭和庙宇。尽管最后的代价是哈德良的屠城屠国。那是犹太民族最沉痛的失败,屠夫们穿行在耶路撒冷,大群的战马窒息了,因为犹太人的血没到了马的鼻孔。从那以后,犹太种族从自己的土地上消失了。五十八万人被屠杀,剩下的人被作为奴隶带出了耶路撒冷。就连耶路撒冷也不再存在,因为哈德良皇帝在地图上抹去了她的名字。所有犹太人的城镇,都从地图上涂抹殆尽。

    4.约瑟夫·艾伯特·梅辛格及“终极解决方案”

    约瑟夫·艾伯特·梅辛格(1899- 1947),也称为屠夫华沙,是一个德国上校和纳粹盖世太保党员。曾来上海直行梅辛格计划。“终极解决方案”就是希特勒党羽弄出的对于逃亡犹太人的处死方案。

    这你一定已经知道。就在我和杰克布下船的时候,一个叫梅辛格的德国人已驻扎在日本东京。一天,他召集一帮日本高级军官开会,转达了希特勒老大哥对他们的私人问候,并问他们有没有考虑过如何处置逃亡到上海的欧洲犹太佬。三万从欧洲漏网的犹太佬,不能总任凭他们逍遥自在,总得有个最终的处理系统。这就是后来他到上海拿出的“终极解决方案”的前提。

    5.水晶之夜

    1938年11月,那个犹太青年在法国向德国领事馆三等秘书开枪的刹那,给了希特勒完美的口实,导致了“水晶之夜”的大迫害。温家小少爷的一颗子弹,险些划时代地改变了我们的亲、仇关系。

    水晶之夜这个名称源于暴动之后洒满德国街道两旁的玻璃碎片,而这些破碎的玻璃则来自暴动期间被劫掠和捣毁的教堂、房屋和犹太店铺的窗户。

    事后,德国官员宣布水晶之夜是恩斯特·冯·拉特遇刺事件引起的公众自发的情绪爆发。冯·拉特是一名德国驻巴黎大使馆官员。1938 年 11 月 7 日,一位 17 岁的波兰犹太人赫舍·格林斯潘枪杀了该名外交官。几天之前,德国当局将居住在德国的数千名波兰犹太人公民驱逐出境。

    二、小人物,大民族——寄居者

    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有一些共通性,能吃苦,重教育,生存能力很强等。 

    杰克布说:我的父母到了美国,纽约的东南西北还弄不清,就开始没命地赚钱、存钱

    我一句话没有,还是盯着那个被他搅得黏黏糊糊的掼奶油高脚杯,杯子在他手里转过来转过去。大批华人登上南洋的海岸、美国的海岸、大洋洲的海岸,晕船的肠胃还没平定,就没命地开始赚钱、存钱……一样的。迁移和寄居是人类悲惨的生存现象之一。所有寄居者都一样,珍惜自己的零起点,勤劳、忍耐、爱财如命,不管你怎样告诉他们,到头来很可能是一场徒劳,他们还是想不开。

    喝了咖啡,吃了点心,杰克布又是一条好汉,气宇轩昂,走出咖啡馆时说:犹太人错了几千年,误了那么多代人,还要错下去,以为有钱终究会有一切。

    可是没钱什么都没有。我在心里这样说。

    都没有安全感,所以总想“留后手”。最怕的是“人活着,钱没了”,虽然结局往往“人没了,钱还在”。

    每个成年的犹太人都有资格做孩子们的先知。几千年来降临在他们种族的苦难太多太多。没有选择,必须有备无患,必须做事留后手。首先以最好的功课选学最赚钱的学科:医学、法律、金融、科学;万一不行,第二手准备顶上去:音乐、体育、艺术。

    童年和少年的彼得气也喘不过来,拔了尖再拔尖,他不是作为一个孩子活着,他是作为父母的志气、希望活着。幸亏他母亲的先见之明——眼下医学学历这张牌打不出去,他还有的是牌可以打。

    三、个体成长

    女主人公May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十二岁回国,毕业于复旦大学财会专业,会跳芭蕾,弹钢琴,骑马,擅长英语、广东话、上海话、客家话的女孩,却是那种太安分的日子过不了的女孩,她在上海和犹太难民彼得在法国餐厅应聘钢琴演奏时一见钟情。

    彼得和母亲十分相像,那种天生的雅致和贵气,要好多代人的培育、筛滤,把杂质一代一代滤出来,最终出来彼得这样的结果。说俊美有点文不对题,就是特别顺眼,一举一动都达到你预期的得体,只有把一切好东西,例如古典乐、芭蕾舞、绘画和雕塑(基本是经典作品)全拿来滋补自己的生命,才会这样。滋补是理性的,选择它们因为对你有好处,你必须爱对你有好处的东西。

    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一种可能就是爱上理想中的自己。May爱上彼得,应是如此。

    为了让爱人彼得去美国,引诱杰克布来上海,然后通过彼得的钱,赎救杰克布;通过杰克布的护照,使彼得脱险。这是个为爱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的女子。但结局呢?

    轮船长鸣一声。它鸣叫第二声时,我跑到了岸与水相接的桥上。然后,我头也不回地向上海乌烟瘴气、臭烘烘的岸跑去。我应该拿上行李的,但那不重要了。我把杰克布的护照留在了我的行李里,那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向着岸跑去。把真实的我留在岸上,那可不行,尽管那个我经常遭到自我厌恶,厌恶得简直想扼杀她。岸上有我爱吃的小馆子,我爱闲逛的寄卖店和小铺,有爱说我闲话的邻居,还有我的真诚、热情、恶习和坏名声。

    最重要的是,岸上有一个灰暗地带,那儿藏着杰克布·艾德勒

    May费了那么大的劲,与彼得两人都上了船,临到跟前,却回到岸上。

    再来看杰克布,他与May个性很相似,所以相互吸引:

    杰克布和我第一次发现彼此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我们都不爱音乐,也不爱歌剧,更不爱芭蕾,总之,那些只求上进的人必须爱的高尚东西我们都不爱。而且也为自己的“不爱”找到了坚实理由:因为这些高尚的东西是强迫灌输进来的,这种强迫才不把你直观的、天性的取舍当回事。换句话:高尚的东西不尊重我,我宁可不高尚。我和杰克布谈到这些话题就非常投机,会破口大笑,笑得灯塔礁酒吧的人恨不能把我们扔到太平洋里去。

    同样是这个不修边幅、玩世不恭的杰克布,却有自己独特的道德底线。刚到上海,见黄包车拉人,他坚决不坐,认为把人当马是非人化的欺辱。他目睹日军的种种暴行,依然主动加入到反日的地下斗争中。虽然被捕、遭毒刑、破相,他乐观依旧,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虽然他是被May引诱到上海,但此后他的自我发现,自我成全,似乎是这次来上海的偶然后果。但任何偶然都包含着必然。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讲起来比较抽象,比较造作,但实际上他确实是有一层抽象人格的。那个杰克布渴望大动作,不放在大动作中他反而是假象。他的父母、两个哥哥、我、他自己,看到他足够的假象。你必须给他行动,否则他那种攻击力和毁坏力,他那躁动不安、神经质的能量就会毁坏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人。所谓大动作,就是硬碰硬地对抗冲突:生对死、善对恶、我对敌。他的家庭带着他在1933年离开德国,错过了“水晶之夜”那样硬碰硬的对抗冲突,而在上海,他心里一定常常呐喊:啊哈,我可没白来,我可终于没白活!

    通过一连串的事情,May真正看清了两个犹太青年不同的品性,也照见了自我,人格得以成长。

    人,这种东西,自己是很难看见的,需要他人作一面镜子,才能看清自我,看清他人。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人物不会单一与绝对,而是充满成长性。

    好的作品如此,好的人生也如此。

    四、最后一个问题:谁是寄居者?

    主人公May是流浪在故国的寄居者。

    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单。我是个在哪里都融化不了的个体,我是个永远的、彻底的寄居者。因此,我在哪里都住不定,到了美国想中国,到了中国也安分不下来。

    本书中的两个犹太青年彼得与杰克布,同许多犹太人一样,没有自己的国土,几千年来都是流浪在他国的寄居者。

    严歌苓说自己同样是寄居者:

    我跟May都有寄居者的身份认同危机感,在寄居国如此,在自己的祖国亦如此。犹太人是永远的寄居者,作为本身有寄居者感情的女主人公,容易对寄居在上海的犹太难民产生同情。

    我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寄居者,在美国生活二十年也不能改变我的寄居者心态。无论怎样,西方文化都是我半路出家学习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感到他们的文化优越感,或者说基督教文化的优越感导致他们的文化优越感。基督教文化是强势意识形态,它的救世思想使它总是君临其他信仰、意识形态。而我回到自己的祖国也是一个边缘人,祖国在我缺席的二十年里,发展了语言,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所以我也有找不着位置的感觉。

    每个女主人公都有一点我的影子。

    严歌苓老是反反复复说,她写这个小说完全是被“寄居者”这个词给吸引了。

    “我没有看到犹太人怎么寄居,但我看到中国人怎么寄居。”

    “很多人都是这样。不少我认识的人,他们在大陆的时候很有尊严、很高贵,但一到了寄居环境,就成了另外一种样子。这让我大惑不解。我想长期的寄居生活本身是不堪的,在生活的打磨下,那层人皮就会脱落。”

    在《寄居者》中,May痴爱的犹太难民彼得经过几年在上海虹口的寄居生活后,被生活打磨成一位非常现实的男人,虽然优雅依然,但不再高贵。“我想说明的是,寄居的生活状态具有极大的腐蚀力。你要不择手段地去生存,就要把你的高贵傲气给打断。彼得就是这样。”

    正如书中所言,“迁移和寄居是人类悲惨的生存现象之一”。历史如此,当下如此,未来仍将如此。如何才能不寄居呢?

    在这方土地上,我可以和一个爱我的,或我爱的男人共同生活,战争永远在别处。爱我的,如杰克布;我爱的,如彼得……

    这是May的希望,也是这地球上每个平凡普通人的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人物,大时代——《寄居者》读书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sa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