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邻素记(十二)

乡邻素记(十二)

作者: 丘墨豸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04:56 被阅读0次

文/丘墨豸

有人说,老孙家都是有故事的人,还真是这样。我前面只说了孙老头爷俩。其实,孙老头的老伴在左右邻居中,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孙老头结婚于五十年代初,也就是刚解放那阵,身为地主成分,哪个家庭成分好的姑娘敢嫁给他,也就是成分相当的人家才会选择他。所以孙老头(那时还不能叫老头,得叫孙小伙)的老婆也是高成分家庭,具体是地主还是资本家,我就不太清楚了。

据说,孙小伙的媳妇小时候是读过学堂的,识文断字,不像一般的农家女孩。尤其那差不点一米七的大个头,不说亭亭玉立,阿娜多姿,也有几分光彩照人,绝对能迷倒一大片乡下的傻小子。要是早前没解放那阵,还未必能看上孙家呢!也就是因为成分所限,才屈就下嫁给了孙家小伙。

至于他们年轻时的事,我也是听别人说的,真假程度不敢确定,我只记得后来的事。在我的印象中,孙小伙和他的老婆不是很般配的,老婆高出他一大截,身板又直溜,和孙小伙的水蛇腰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我是没感觉出他老婆有多漂亮,长着一副猪腰子脸,白倒是挺白,白得几乎一点血色都没有,岁数一大,爬了一脸褶子,就像个被霜冻冻得退了色的白茄子,再一风干抽抽皮了。一双卫生球眼珠子不大,从不太正眼看人,说话拿腔作调、撇斯拉嘴的,偏偏显示出几分妖气。我每次听见她说话,就莫名地想起电影里地主婆的形象来。可能我记事的时候,人家已经风华不再、徐娘半老的原因吧。

虽然,没看出哪里美,但是每次遇见,总觉得架子端得还是挺到位的,梗个脖子,沁沁着头,拿出与众不同的架势,好像要故意有别于普罗家庭妇女,以彰显自己的高贵来。

由于东西院住着,按街坊排辈我得叫她老奶。只是由于从小我奶奶就不在身边,我特别不习惯叫奶字,所以每次见了她,万般无奈地喊出老奶那两个字时,我心里都要恶心那么一会。

虽然不是旧社会了,孙老太还是挺享福的,早些年,孙小伙把她当成了宝,别的家庭妇女春夏三秋都跟着男人一样下地,孙小伙却从来不让他老婆干活。秋收时节为了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小学生都放了农忙假,也不见孙老婆上地。队长就问孙小伙:男女老少都在抢收,你老婆怎么不上工?孙小伙就说:我也想让她帮我挣点啊!可是他身子骨不好,不干活还难受呢!家里的饭都不能做,还咋上工?孙小伙年轻时就善于表达,表情和肢体语言特别到位,说得队长也不得不信。

后来,孙小伙变成了孙老头,几个女儿渐渐长大了,家务活都转包了几个女儿,做饭的做饭,喂猪的喂猪,洗衣服的洗衣服,擦箱子柜的擦箱子柜,分工明确。更不用孙老太伸手了,在家里俨然就像慈禧太后一样,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据说威严得很哪,一旦发起脾气来,孙老头都得让三分。

相关文章

  • 忆元宵

    尤记年少过上元, 彩莲花船闹农村。 如今繁华进城里, 白发老妪望乡邻。

  • 乡邻

    “蹬,蹬,蹬。。。。。”我又一次扒开门上的小铁片,眯着一只眼,另一只眼抵在小孔上,窥伺着外面的人。这已经是今天的第...

  • 乡邻

    山桃山李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什,在老家的树丛里随意走上十步八步就可能撞上两棵三棵。那时候,蓊蓊郁郁的树叶与果子挤挤挨挨...

  • 乡邻

    我从始至终都不相信有什么忘不了的地方 无论对着这个地方多深的情感 就算河流流进血脉 山野刻入骨头 这一切都只是发肤...

  • 乡邻

    花绵四季总可人 一帘清梦灵性真 庭前舍后摇倩影 淡雅浓香慰乡邻

  • 阅读推荐 桐州一皓《二婶家的栀子花》

    推荐理由 记事朴实。 栀子宛如二婶的形象。 素花栀子香却浓,恰似乡邻朴且醇!

  • 时间素记

    素记

  • 记正月十二雪〔原创〕

    霜天晓角/词林正韵(单韵) 记正月十二雪 正十二雪。姑射撒碎叶。孤雁塔望素月,五十载、头顶血。 清绝。百秽诀。离离...

  • 【速写】-乡邻

  • 乡邻几何

    我的一生走来,太多漂泊与不定,对于久居才生的乡邻,尤其又在城市混凝土的框架下游走的生活状态,实在是不敢奢求。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邻素记(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t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