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原文解读:悟性高的人听闻了道的理论,就会积极主动地按照道的规律去做事;悟性一般的人听了关于道的理论,不反对也不认可,做也行不做也行;而那些悟性较低的人听了有关道的理论,他们会认为是无稽之谈,可笑至极,所以会当成笑话。大道的理论是深不可测的,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领悟到,如果所有人都能领悟到的话,那也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所以古时立言的人曾有这样的话:光明的事物按照道的理论来理解,就好比暗昧,前进的事物按照道的理论来理解,就好比后退,平摊的道路用道的理论来理解,就好比崎岖不平的坎坷,有崇高德的人就越发像峡谷那样虚怀,最洁白的东西用道的理论来理解,反而好比黑垢;越是有广大品德的人,看起来就越是普通,最刚健的德看起来却是觉得很怠惰,最充实的德常常给人虚无的感觉;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伟大的成就总是最后才完成,最美妙的音乐却是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具体的形态。
大道是幽隐不可见的,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没有具体的名称。
只有“道”是施恩于万物不求回报的,所以也是有道,才能无所不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