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故事之《名媛传·两汉书》历史
「名媛传」文君与相如真的“白首相依,终老林泉”了吗?

「名媛传」文君与相如真的“白首相依,终老林泉”了吗?

作者: 激流堡公爵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11:15 被阅读167次
    蜀中才女卓文君

    上一篇文末说到“千金买赋”的事,提及司马相如,今天讲一个与司马相如有关的故事。不过在这个故事里,司马相如只是个配角,主角仍然是一位女性,就是著名的蜀中才女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时四川临邛人。蜀女多才,卓文君更是其中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虽然不是出自帝王将相之家,但亦属名媛无疑。

    寡居蜀中的白富美

    卓氏祖籍在河北邯郸,是冶铁世家。河北铁矿山很多,自古冶炼业就发达,技艺高超的铁匠多出于此。秦末时,卓氏举家迁入巴蜀,仍以此为业。

    秦末汉初时战乱频仍,中原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因巴蜀相对太平,四方流民涌入。卓氏以低廉的成本招募流民,开山取矿,铸铁为业。到了文景时代,卓家已经是蜀中巨富了,家中良田千顷,庭院连绵,高车驷马,门客逾千。《史记》中载,卓家仅家仆就有八百余人。

    卓王孙有女卓文君,姿色娇美,知书达礼,能文善音,才名远播。卓文君十六岁出嫁,但这桩婚姻很不幸,嫁过去没几年,丈夫就去世了,文君就回到娘家居住。西汉时期,婚姻比较自由,寡妇再嫁不是什么奇事。卓文君青春年少,自然还是要再嫁的,像她这样的白富美嫁入豪门绝非难事。

    文君的婚事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人们总爱在茶余饭后把这件事提出来议论,然后将蜀中各地的富家子弟们都排出次序来比较一番。“这样的好事会不会落到我头上呢?”大概有不少矮矬穷都做过这样的白日梦,但是他们只是想想而已,谁也没有勇气去试试。

    落拓京城的高帅穷

    司马相如可能长得和梅长苏差不多,哈哈

    蜀郡成都有一少年,名司马长卿,乳名犬子,因仰慕战国时赵国名相蔺相如,遂改名司马相如。这少年喜读书,好击剑,但不善经营田产家业,家道渐渐破落。

    相如二十岁时去长安捐钱买了一个小官职,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这个官名听起来有点“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的架势,但实际上没有品级,就是一个随驾的士兵。有时候景帝去上林苑打猎,相如就跟去凑个热闹,可是凑热闹的人很多,景帝根本不认识他。景帝不好田猎,只是偶尔为之,所以相如闲得很。他无聊的时候就写几篇文章玩,希望能被景帝赏识一下,但景帝不好文章,弄得相如觉得人生没啥盼头了。

    有一年,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来朝,这位梁王虽然和景帝是兄弟,但性情大不相同,他既爱打猎,又敬重文人,相如就很想和梁王认识一下。

    汉朝文学很看重赋,这是一种讲究气势的雄文。梁王好赋,王府门客中的邹阳、枚乘、庄忌等人都是汉赋名家。司马相如也很擅长写赋,奈何景帝不好文学,京城没有兴起这股时尚风,恰逢梁王入朝,相如与邹阳等人交好,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

    梁王朝拜已毕,就要回封地去了,相如就称病辞职,也跟着去了梁国。在梁国时,相如为梁王写了著名的《子虚赋》,深受梁王看重。但相如运气不佳,梁王还没来得及提拔他,自己就病逝了。相如没了饭卡,又不会什么谋生手段,只好回到家乡成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离乡多年的游子回家一看,故居破落得像废墟,那时候成都房价还没涨起来,相如情绪有点颓。史书上为这一段故事还造了一个成语:“家徒四壁”。

    王吉的计策

    相如回到家乡,依然是衣食无着。

    他少年时有个叫王吉的朋友,两人交情很好。当初相如离家,王吉曾对他说:“你去外面游学,若不如意,可来临邛找我。”相如此时走投无路,就到临邛找到了王吉,没想到王吉现在已经做了县令。

    相如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一说,王吉也感叹了一番。王吉听说相如还没有成亲,就说:“你知道么?临邛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刚刚守寡,这个女人美貌无双,又冰雪聪明,我觉得你们俩倒是天生一对呢!”

    相如苦笑道:“我如今生计艰难,哪里还敢奢望这样的事情呢?”

    王吉想了想说:“不要灰心,事在人为,我有一个计策,或许可以促成此事。”

    临邛县里有一座破落草堂,王吉让司马相如住在那里,又暗地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小书童。自从相如入住草堂之后,县令王吉每天一大早就驾着马车来登门拜访,形容非常恭敬。起初相如也和他以礼相待,但后来似乎有些反感他了,就让小书童来告诉县令:“我家主人身体不适,县令请回吧!”县令不但没有生气,而且一脸恭敬地望门长揖,这才离去,之后依然每天清晨必定前来拜访。

    这件怪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纷纷猜测,这个破房子里到底住了什么样的贵人,值得县令如此谦恭礼遇呢?

    此事很快传到了卓王孙那里,卓氏心想,这必定是一个了不起的高人。这卓王孙乃是临邛首富,家中经常大排豪宴,这次就设下宴席,邀请县令和这位高人来作客。

    县令到卓家的时候,作陪的宾客已经来了上百人,但时近正午,相如却还没有来。过了一会儿,前去请相如的仆人回来说:“那位先生说他身体不适,今日不能前来了。”

    县令见相如没来,不肯进食,亲自驾车去相如门前相请,一路上正襟危坐,非常恭敬。相如见县令太有诚意了,却不过情面,只好抱恙来卓家赴宴。

    文君夜奔

    当日宴会,卓文君本不在座,但前堂出了这样的怪事,后堂的女眷们也忍不住议论起来。文君当时不过二十岁年纪,好奇心重,就悄悄去前堂窥视。

    相如来时,一入高堂,满座惊羡,不意世间竟有如此神仙一样的俊秀人物,文君在屏风后窥见,也是面红心跳,心猿意马。

    酒过三巡,王吉说:“我听说梁王有好琴名‘绿绮’,之后赠予长卿。长卿擅长音律,不知可否为我等弹奏一曲?”相如心领神会,欣然从命,弹唱了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卓文君年少寡居,早已是县里议论的人物,司马相如与卓王孙初次见面,在席间弹唱《凤求凰》,满座宾客皆知其意,弄得卓王孙很尴尬,心中颇为不悦。王吉与相如本想与卓王孙结交,以后慢慢图之,但见卓王孙不高兴,心知要另辟蹊径了。

    虽然卓王孙对相如印象变差,但卓文君却很喜欢他,心中更是百转千回地想着他。“这少年郎风度翩翩,宛如神仙……他又会弹琴,又会唱歌,真是个风雅人物……县令对他十分敬重,就连梁王都以绿绮琴相赠,他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弹这曲《凤求凰》,不知何意……也不知道他可曾娶亲……唉……”

    就在文君心中纠结之际,相如悄悄贿赂了卓府的一名侍女,让她去向文君转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当夜,文君夜奔,相如带着她连夜出走,回了成都。

    当垆卖酒

    文君当垆卖酒

    文君随相如来到成都家中,这才知道原来相如家徒四壁,连张床都没有,晚上只好打地铺。

    爱情虽然美好,但毕竟不能当饭吃。相如不会生业,家中生计艰难,文君就对相如说:“我们回临邛去,就是找同族兄弟们借钱,我们也能维持生活。”相如想将房子卖了做点盘缠,奈何当时中国房地产还没有炒起来,实在卖不出去,文君只好将随身首饰都卖了,凑点盘缠回到临邛。

    文君私奔让卓王孙颜面扫地,现在女儿穷蹇来归他也不肯原谅,声称一文钱都不会给他们。

    相如束手无策,文君却很了解自己的父亲。她让相如先找王吉借钱,两人开了一家小酒店。文君当垆卖酒,相如穿下人的衣服打杂。卓家是临邛豪门,文君素有声名,粉丝多得很,现在这个大家闺秀屈尊来卖酒,顿时引起轰动,大家都去文君的酒店光顾。这些人所求非酒,只求一睹芳容,文君就是卖水,也一样会有这个效果的。

    文君的酒店生意兴隆,但卓家的亲戚却都觉得没面子,都来劝说卓王孙:“你有一儿二女,家中豪富,本来就不缺钱。现在文君已经随了司马相如,木已成舟的事了,再阻挠又有什么用?何况司马相如虽穷,却是个人才,将来未必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他还是县令的朋友,你这样做,也让县令很没面子啊!”卓王孙听了这些人的劝,分了僮仆百人,家财万贯相赠,文君与相如重返成都,成为富人。

    相如的事业运来了

    司马相如少年时入西京想求个富贵,到头来什么都没求着。现在相如与文君在成都闲居,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已经不太想去求富贵了,但没想到富贵却自己找上门来。

    原来,景帝死后,武帝继位,武帝性情和梁王有些神似,也很喜欢赋。武帝让人抄录了几篇赋来看,其中就有司马相如当年写的《子虚赋》,武帝很喜欢,但不知道作者是谁,以为是古人所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当时一旁的狗监杨得意是四川人,就说:“这篇赋是我老乡司马相如写的,他还活着呢!”武帝大吃一惊,于是派人把司马相如找来。(这里要写一条小注释:“狗监”是养狗的小官,不是狗太监,不要误会。另外,杨得意因举荐司马相如而青史留名。唐代大才子王勃写《滕王阁序》时还想到杨得意,在文中写道:“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得意因这件事既入正史,又入雄文,也挺赚的。)

    司马相如奉召入京,武帝夸赞他的《子虚赋》写得好,相如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王打猎的事情,小场面而已,我想写一篇天子打猎的新作献给陛下。”武帝龙颜大悦,命相如作《上林赋》。这篇《上林赋》内容上与《子虚赋》相关联,但写得更好,既有气势恢宏的大场面,又有华丽的辞藻,同时言之有物,还对武帝做了一些讽谏。《上林赋》是汉赋中的巅峰之作。

    武帝让司马相如做了郎官,这个官职比当初的武骑常侍强多了,但并无实权,相如只是武帝的文学侍从。之后因中郎将唐蒙开夜郎道,惹出了乱子来,武帝让司马相如出使夜郎,面责唐蒙。司马相如到达夜郎,在那里发布了《谕巴蜀檄》,恩威并施,将差事办成。

    数年后,武帝又封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出使,抚慰西南夷。这是相如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相如以天使身份回到成都可谓衣锦还乡,蜀人都以能宴请相如为荣,卓王孙以岳父身份也着实风光了一把,两人至此才算真正地成了和睦的一家人。

    相如写了《难蜀父老》一文,以通俗简明的问答形式宣明了朝廷政令,西南诸夷纷纷归附。他回到京城之后,也得到了武帝的嘉奖。

    他们真的“白首相依,终老林泉”了?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相如在京城飞黄腾达,但并未接卓文君去长安同住。那些年他是武帝的使臣,经常在外奔波,在长安逗留的时间不多,不接文君同去似乎也情有可原,但两人聚少离多,分别久了情感也淡薄了不少。

    传说相如第二次出使归来时,在京城遇到了一位女子,两人情投意合,遂成鱼水之欢。相如想纳妾,又怕文君不许,就写了一封短信回乡,信写得极简略,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十三个字而已。

    文君是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一见信中无“亿”字,“无亿”就是“无忆”,这是相如已经与她没有感情了。

    文君提笔写下几行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愈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这三段,前两段叫《怨郎诗》,第三段叫《诀别书》。据说司马相如见到这封回信,惊叹妻子的才华,回想起两人昔日的恩爱,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纳妾之事。之后两人白首相依,终老林泉。

    但是,前两首《怨郎诗》显然都不可能是出自文君之手。

    数字诗是元曲风格,最早不会早于南宋,西汉时代没有数字诗。另外,“百无聊赖”这个成语出自蔡文姬的《悲愤》诗,卓文君自然不会去写“百无聊赖十倚栏”的话。“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这句更是典型的元曲风格,这一句里还有轮回思想,而“轮回”出自佛家概念,汉武帝时期中国还没有佛教传入,卓文君不会有轮回的想法。

    《诀别书》有汉风,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文君亲作。细看内文,我认为这首诗应该是卓文君作品。

    传说中的卓文君作品除了这三首之外,还有一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文君作《白头吟》,这说法出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这书与《汉宫春色》、《汉武故事》一样,本身作者不详,且内容都属于小说创作,真实性也要打折扣。另外,《白头吟》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原题是《皑如山上雪》,但并未提及是卓文君所作。这首诗风格上有点像《古诗十九首》,多少有点民歌的意思,当然也可能是文君以民歌体来写的。

    文君为相如不惜夜奔出逃,之后又变卖身家返乡,然后再当垆卖酒逼迫父亲让步,这些事情是载入正史的。假如这些事都是真的,文君刚强的性格可见一斑,如果相如真的在长安蓄妾,我认为《诀别书》比较符合她的性格。

    那么,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后来真的白头偕老了吗?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司马相如再度回到京城之后,被人举报受贿,结果丢了官职。过了一年多,又重新做了郎官。元狩五年,司马相如病重,在家休养,住在茂陵。天子怕他的文章散失,派人去相如家中取文稿,但等使者到茂陵时,相如已死。相如的妻子对使者说:“他本来就没有留下什么文稿。他平时刚写完就被人取走,所以家中没有文稿。他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稿,曾说如果有使者来取,就将文稿给他。”于是拿了一卷书给使者带回,就是相如的遗作《封禅文》了。

    司马迁写的这一小段记录里隐藏了几点信息:第一,司马相如暮年住在茂陵。第二,司马迁前面写了那么多卓文君的故事,到这里只称“其妻”而不名。第三,古代妻妾名分差别极大,不能随意混用。第四,司马相如于元狩五年病故,而卓文君却已于元狩二年去世了。

    既然如此,相如与文君故事的下半场就有了几种可能性:

    一是,当相如提出纳妾的事情时,卓文君写了《诀别诗》,直接与司马相如一刀两断。之后相如与茂陵女成婚,茂陵女是妻而不是妾,两人在茂陵终老。

    二是,相如与文君交涉,最终纳妾成功。文君亡故后,茂陵女成为正妻。

    三是,相如没有纳妾,但他和茂陵女之间也是真感情。文君亡故后,相如娶茂陵女为妻。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当相如提出纳妾的事情时,卓文君写了《诀别诗》,直接与司马相如一刀两断。之后相如与茂陵女成婚,茂陵女是妻而不是妾,两人在茂陵终老。司马相如病故时,遗孀并非卓文君,而是茂陵女。

    尽管我内心里这样想,但却仍然希望真相是第三种情况。可能历代文士也多有这种惋惜的心理,所以在通常的文君故事里,他们最终被描述成了“白首相依,终老林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媛传」文君与相如真的“白首相依,终老林泉”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ui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