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弗洛伊德这个名字在中国仿佛家喻户晓,就连菜场大妈听到这个名字也愿意多送你两颗葱,可是我们都知道,真理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的存在就是要不断被证伪,不断被推翻,何况可能还不是真理呢。
弗老爷子的理论之所以在国内这么受欢迎,被这么多人记得,可能有很多原因,就我了解的部分简单地总结一下: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时间很短,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普通人接触专业的心理学教育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市场上心理学教育机构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更是扭曲了心理学本身的面貌,其次,弗洛伊的精神分析理论、原因论、恋母情结、俄浦狄斯情结等恰巧满足了部分人在心理学专业知识欠缺前提下的一种补偿心理,这有点像网络上带二维码的心理测试,你总是会不自觉的觉得测试结果很准,很像自己,在面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时也会有一种对号入座的冲动。
为什么说《被讨厌的勇气》的这本书要先说弗洛伊德呢?
因为《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是同辈人,两人经常在一起,后来因为观点不合分道扬镳。
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基本被主流心理学界抛弃了。与其说弗洛伊德研究的是心理学,还不如说他那是文学,这并不是完全否认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毕竟他曾经对一个世纪前的心理学产生过重大影响。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继承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传统,是一本对话录。书中用一个青年和一个哲人之间的对话展现思想,这是一个轻松的写法,但是对话的内容读起来却并不轻松,因为它会一次次颠覆你。下面就印象最深刻的几个观点转述如下。
一、过去的“原因”没有意义 应该更关注“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今天的种种不幸都是因为我们过去遭受的磨难导致的,都是由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导致的,一切的错都不在我,但真的是这样么?书中青年的一个朋友常年闭门不出,因为恐惧与人接触,他一直以为是因为这个朋友从小受到父母的不公平待遇或者虐待才导致他长大后恐惧社交,他的朋友也仿佛被这一层看不见的阴影所笼罩,但事实是,他之所恐惧社交,是因为他需要这份恐惧,他是因为不想要社交才制造了这份恐惧,因为并不是所有遭受不公平待遇或者虐待的小孩长大后都闭门不出,何况他的朋友可能还有着幸福的童年。
作者还举了一个脸红女孩的例子,这个女孩经常会脸红,所有她很苦恼,去寻求帮助,她认为脸红的这个毛病害得她无法向自己喜欢的人表白。真的是这样么?其实她是因为害怕表白被拒,所以才让自己脸红的。
看似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去的原因导致,但这其实是个巨大的谎言,人类这么聪明的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已经学会了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即用一个已经发生的结果去推倒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原因,而且还可能在生理上表现出来,没错,当你内心想要表现时,你的身体各器官会来配合你,比如脸红,比如社交时恐惧到晕倒等。
二、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很有趣。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但是,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过去的经历之所以会影响你,是因为你赋予了它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有相同经历的人却不一定有相同的结局一样,因为你们赋予它的意义不一样,但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去餐馆吃饭,服务员失手把菜汤洒在了你裤子上。你大发雷霆,指责服务员。事后你可能还挺后悔,说哎呀我当时好像有点没风度。但是阿德勒会说,发怒是你主动选择的。为什么要选择发怒呢?因为你想通过发怒,去控制那个服务员。对此,作者是这么解释的,
比如现在有个妈妈正在怒气冲冲地骂她的女儿。这时候来了个电话,妈妈一看是女儿的小学老师,马上就和颜悦色地和老师说话。五分钟后放下电话,妈妈又接着对女儿发火。这个场景,你不陌生吧?
那好。如果怒气是不可遏制的,那妈妈变脸为什么那么快?她并非是遏制不了怒气。她是把发怒当做控制别人的手段。
有的人说从小性格孤僻,害怕外面的世界,所以不敢出门只能待在家里,这是他的性格悲剧吗?不是。他也知道孤僻的性格不好,但是这个性格对他有利 —— 有了这个性格,他就有了不出门的理由,他就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照顾,所以一切情绪都是你的选择,人需要自己做情绪的“奴隶”,然后他才成了情绪的“奴隶”。
弱者很善于把过去的不幸和性格的缺陷当做武器使用。他会抱怨这些不幸和缺陷,但是他*需要*不幸和缺陷。他拒绝改变。
三、一切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首先需要肯定的一点是,人是社会人,人无法脱离人际关系。
但人能做的是改变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不为了获得表扬和赞美去做事,不为了获得别人的肯定而去努力,不过度肯定自己,而是要充分地接纳自己,这些都是阿德勒哲学提出的观念。
如果把别人的赞美、肯定、表扬当成目的,那就是把自己内心开心快乐的按钮交到了别人手中,这个按钮没有稳定的系统、没有事先写好的程序,它随时可能因为掌控这个按钮的人而“坏掉”然后怠工。
任何时候都请建立一份平等的关系,换个角度,我们也尽量不去这样对待别人,不仅是批评、表扬也不可行。很多亲子教育理念提出要表扬孩子孩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强大和弱小的关系,“我比你强大”所以我才有资格表扬你。
那应该要怎么做呢?阿德勒给出的答案是“鼓励”。鼓励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作为一个人的个体来鼓励你,你也可以作为一个人的个体来鼓励我。
这个观念听上去像神仙一样,活的很淡薄,看的很开,但如果真实地带入生活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不纠结,没有过多的被驱使感,可能就会少一点烦恼。
四、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很多家人之间的矛盾都是因为弄混了课题,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间。
有句网络流行语叫做“我喜欢你,与你无关”,这就是课题分离。
同样道理,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好好工作,与老板无关”。很多人抱怨领导和老板,说用人不公赏罚不明等等,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把工作做好就是你的课题 —— 至于说老板对你如何,那是他的课题。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完全不应该指望回报。如果帮助一个人是为了让他报答,那你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 你是想要控制别人,你是在干涉别人的生活,你就像精神强盗。
“任性”的人很少看心理医生,不是他们有心理疾病不去看,而是“任性”的人患心理疾病的人很少,因为他们有“被讨厌的勇气”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