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逃避自由(4)

逃避自由(4)

作者: 焔阳 | 来源:发表于2021-03-17 11:15 被阅读0次
    “某个人有放弃其自己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

这里说到的被虐待者,戏谑言之,“受”。

自由带给他们的内在的自卑和无能力感。为了消除这种自由带来的负担,他们往往会选择加入到某个强大的“团体”中,来避免做决定。他们错误地认为,被虐待的依赖是爱护与衷心。


    “他实际的‘爱’,实因统治他们而起。”

婚姻问题与现代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然而,“家暴”成了悬挂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施暴的一方必有虐待狂的倾向在其中,但令人费解的是,一旦另一方因承受不了,提出离婚并付诸行动。

这时,施加暴力的一方,往往会低声下气,开始百般讨好另一方,婚姻在这时彷佛又重回“最初的美好”。

但只要事情有所好转,他又开始向对方露出爪牙,而且往往比之前的更加锋利。一旦他看到对方才离婚态度上没有丝毫妥协,甚至会以死相来要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会有如此大的一个转变?矛盾的行为背后又暗藏着什么呢?

首先,在前一章的分享中,我们谈到由于“上帝死了”、资本发展,现代社会,个人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人自由的同时,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能力感。

而虐待狂的病态在于,他们通过施虐他人来驱散这种感觉。他们想显示的是自己的强大,世界彷佛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他们的“强大”往往离不开他们施虐的对象。这也导致了上面的那种现象。

看似矛盾,其实非然。虐待狂对另一方是否还存有爱呢?我觉得是没有的,更像是一种依赖的关系。作者在文中用“共生体”来描述这种关系,我觉得挺合适的。


    “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

你是否成为你所期待的那个人了?

还是,你变成了社会所期待的那个人?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我很久。

作者提到了,虽然时代的发展使我们跳出了宗教、制度对人自由的束缚,但我们开始慢慢开始屈服于另一种束缚——权威。

这个说法其实很有辩证的意味在内,显然各方面的专家必然是比我们懂得多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却习以为常地,把别人的思考,搬了过来,甚至成功地骗过了自己,“这是我思考得来的”。

这样,我们开始束缚住了自己各方面独立思考的能力。“有问题,上知乎”,显然成了现在许多人遇到问题时的救命稻草。对于自己认同的回答,从“嗯,这么想确实有点道理。”到“嗯,我自己是这么想的。”

从中吸取经验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切忌习惯于让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们自己独立的思考。

否则,整个社会将变成的是一个“权威”的、同质化的世界。这又与之前教会的统治有何区别呢?甚至可以说是,更加恐怖。因为这牢笼是我们自己走进去的。

相关文章

  • 逃避自由(4)

    “某个人有放弃其自己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 这...

  • 《逃避自由》:向往自由,逃避自由

    近期在读有关弗洛姆的作品,其中一本是他的《逃避自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他在谈人是如何从母体中逃出来,开始走向...

  • 逃避自由

    对自由的期盼,从幼儿园等待放学铃声时开始酝酿,到高中做不完的卷子里不可控的膨胀。直到大学终于如愿,有了钱,有...

  • 逃避自由

    01 江平今天被停职了。 作为一个半个月没交上一篇合格稿件的记者,就算不被停职他也早把辞职提上了日程。 不过江平不...

  • 逃避自由

    克制、寂静而有能力,谓之神,或者说没有失神,因为大多数人都被裹挟走,做了大众的妥协和跟随,害怕自由。小龙是技术天才...

  • 《逃避自由》

    《权力的游戏》第五季,弥林城发生了暴乱,导致'龙母'丹妮莉丝·坦格丽安损失了一位重要的指挥官巴利斯坦·赛尔弥爵士。...

  • 逃避自由

    关于作者 埃里希·弗洛姆,德裔犹太人。他不仅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极富盛名...

  • 逃避自由

    从来不曾相信,我这么热爱自由的人,怎会逃避自由。直到今天读到那一段话,才明白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就是把...

  • 逃避自由

    一、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1.人的倾向(如贪求权利渴望臣服、沉溺恐惧、爱恨、感官享乐),最美好的或最丑恶的,并非...

  • 逃避自由

    自由,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一提到它好像立马生出翅膀,飞过城市飞过群山飞在海平面上。 然而我一直在做的不是争取自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避自由(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xd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