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

作者: 蔚成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07:21 被阅读60次
逃避自由

关于作者

埃里希·弗洛姆,德裔犹太人。他不仅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极富盛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这两位大师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由于他善于将精神分析的心理学方法运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的分析,也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关于本书

在本书中,弗洛姆一反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致力于追求自由的叙事框架,指出现代人看似追求自由,实际上却在逃避自由的不争事实,并运用心理学方法对逃避自由的原因、具体机制以及这种心理机制在纳粹集权崛起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犀利的剖析,是一部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的当代反集权主义名著。

核心内容

自由给现代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也让他们失去了归属感和安全感,感到日益加深的孤独和无力。于是为了克服这样的孤独感,人们产生了臣服于某个权威的冲动,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来重获归属感,这就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也是现代极权主义产生的根源。

一、人的个体化进程

弗洛姆提出,人类作为物种的历史,和个人一样,都会经历一个个体化进程。在原始社会,人和自然世界还是浑然一体的,就好像婴儿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后来,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自然、和其他生物的不同时,就逐步脱离自然的母体,开始了这个进程。就像婴儿还要依赖母亲一样,人类一开始的个体化程度也并不高,他们要依附共同体。从原始社会中的部落共同体,到宗族社会中的血缘关系,再到封建社会中对教会和封建地主的依附关系,其实都是这种一体化的表现。在欧洲,这种状态要一直持续到中世纪结束,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精神,之后的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使得旧的社会结构逐渐解体,个人的重要性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个人才开始出现。

二、自由给人带来的影响

弗洛姆认为,自由给人的影响有两方面:积极的一面,当然是让人摆脱了以往的制度和精神束缚,让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可以发展自己的力量,培养理性和创造力,获得真正的独立;但是消极的一面是,这种自由让人失去了原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感到孤独和无能为力。这时,我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前进的路,就是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以独一无二的自我为基础的积极自由,并在这个基础上和世界建立新的关系;另一条是后退的路,为了摆脱孤独,重新获得安全感,放弃个体独立,重新回归母体。人要实现自我,当然应该继续前进,然而悲剧的地方在于,前进的道路虽然真实,但是困难重重,而后退的道路虽然虚幻,但是比较舒适安逸。当人们选择了退行,可以说就是踏上了逃避自由的道路。

三、各种对自由的逃避机制

弗洛姆认为,为了找回安全感,现代人会想要退回母体,退回和自然通过原始的纽带连接为一体的时代,但是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回到母亲的子宫,人类也不可能回到原始社会,所以他只能寻找到一些心理上的替代机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逃避自由机制。

在本书中,弗洛姆一共列举了三种主要的逃避机制,分别是:

1. 权威主义

放弃自己的独立倾向,去外界寻找一个权威,通过和这个权威结合,臣服于这个权威,建立一种新的纽带,来找回归属感和安全感。

2. 破坏欲

既然这个世界让我感到无力和孤立,那我就干脆摧毁这个世界,虽然摧毁了世界后,我仍然孤立,但这是光荣伟大的孤立,因为外在的威胁已经被我消灭了——这就是破坏欲产生的逻辑。

3. 机械趋同

一个人为了克服孤独,会把自己变得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通过这种做法,可以使个人融入环境,个人放弃了个性,成为一个机器人,和周围其他的几百万机器人一模一样,也就不觉得孤独和焦虑了,而这样做的代价是放弃自我。

弗洛姆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文化和思想模式是鼓励人们服从权威、压抑自我,那么表现出逃避自由倾向的人往往更加和社会合拍,而那些想要保留自我的人反而不能适应社会,结果可能就是成为精神病患者,这就是弗洛姆的著名论断——一个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所谓人类价值角度意义上的精神病症患者健康。

四、纳粹集权产生的心理学基础

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崛起并不纯粹是一种政治经济现象,弗洛姆一针见血地指出,纳粹在德国的兴起有着广泛的群众心理基础。

德国的下层中产群体本来就具有权威主义性格特征,在一战以前,这个阶级依附德国的君主权威,但是一战后,德国败北,君主制覆灭,社会动荡,1929年的大萧条又雪上加霜,导致下层中产的经济处境恶化,社会地位迅速没落,曾经依赖的权威也荡然无存,这群人受到打击最大,最缺乏安全感,最感到痛苦和愤怒,也最感到彷徨不安,所以,当纳粹崛起,其所宣扬的意识形态,比如盲目崇拜领袖、仇恨少数民族、渴望征服支配其他国家、神化雅利安人等等,可以说恰好迎合了下层中产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放弃了自我,臣服于领袖元首,成为纳粹的誓死效忠者。可以说,这一群体表现出的逃避自由机制,就是纳粹主义崛起的民众心理土壤。

五、民主国家中为何也有逃避自由现象?

弗洛姆更进一步指出,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温床,也就是个人的渺小感和无力感,其实也同样存在于民主社会中。这里依旧存在着权威,只是不再以独裁者、老大哥这样的公开面目出现,而是一种匿名的、看不见的权威,它常常装扮成其他样子,比如常识、科学、心理健康、道德舆论,不需要发号施令,只是靠着看似温和的劝说,就可以让人无法抗拒。这里的人们依旧孤立无援,为了对抗孤独,他们选择趋同,把自己变成和别人一样的存在,扼杀了自我。   

金句

1. 面对自由带来的孤独,我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前进的路,就是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以独一无二的自我为基础的积极自由,并在这个基础上和世界建立新的关系;另一条是后退的路,为了摆脱孤独,重新获得安全感,放弃个体独立,重新回归母体。

2. 一个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所谓人类价值角度意义上的精神病症患者健康。前者很好地适应了社会,其代价就是放弃自我,成为了别人期望的样子,相反,精神病症患者则可以被视为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

3. 民主社会中依旧存在着权威,只是不再以独裁者、老大哥这样的公开面目出现,而是一种匿名的、看不见的权威,它常常装扮成其他样子,比如常识、科学、心理健康、道德舆论,不需要发号施令,只是靠着看似温和的劝说,就可以让人无法抗拒。

4. 通过实现健全的自我人格,发展人所特有的爱和理性,人们将获得积极的自由。这时的人将脱离与自然的原始纽带,成为真正独立健全的人。他并不孤立,而是通过爱和创造与世界、他人以及自然重新连为一体,这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撰稿:风君

脑图:刘艳

转述:宝木   

相关文章

  • 《逃避自由》:向往自由,逃避自由

    近期在读有关弗洛姆的作品,其中一本是他的《逃避自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他在谈人是如何从母体中逃出来,开始走向...

  • 逃避自由

    对自由的期盼,从幼儿园等待放学铃声时开始酝酿,到高中做不完的卷子里不可控的膨胀。直到大学终于如愿,有了钱,有...

  • 逃避自由

    01 江平今天被停职了。 作为一个半个月没交上一篇合格稿件的记者,就算不被停职他也早把辞职提上了日程。 不过江平不...

  • 逃避自由

    克制、寂静而有能力,谓之神,或者说没有失神,因为大多数人都被裹挟走,做了大众的妥协和跟随,害怕自由。小龙是技术天才...

  • 《逃避自由》

    《权力的游戏》第五季,弥林城发生了暴乱,导致'龙母'丹妮莉丝·坦格丽安损失了一位重要的指挥官巴利斯坦·赛尔弥爵士。...

  • 逃避自由

    关于作者 埃里希·弗洛姆,德裔犹太人。他不仅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极富盛名...

  • 逃避自由

    从来不曾相信,我这么热爱自由的人,怎会逃避自由。直到今天读到那一段话,才明白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就是把...

  • 逃避自由

    一、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1.人的倾向(如贪求权利渴望臣服、沉溺恐惧、爱恨、感官享乐),最美好的或最丑恶的,并非...

  • 逃避自由

    自由,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一提到它好像立马生出翅膀,飞过城市飞过群山飞在海平面上。 然而我一直在做的不是争取自由,...

  • 逃避自由

    已经很久没有写过读书笔记。大概因为这两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各种不科学,把以往一些好的习惯丢掉了。有时候并不是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避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an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