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长江的第289期分享
作者:海长江
来源:海长江说时间管理
各位粉丝好久不见,最近一段时间忙着录制【时间管理创客计划】40讲的新课,今天才正式结束,实属不易。
这些天收到很多的私信,大多都是想成为海有时间城市合伙人的,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加强大家对海有时间的认识,我决定拿出一点时间来讲解一下,我们下一步的大战略。
01
我的强大,
源自我见过真正的强大。
随着我在短视频平台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同行开始加我们工作人员的好友,有些是想学习借鉴,有些无非是为了进一步观望态势。
在这里我要声明:海有时间从不对外树敌,欢迎一切同行互相交流学习,但如果硬要为敌,我们也是坚决奉陪到底的。
在创办海有时间的时候,其实没有想那么多,因为天津海有时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刚开始建立时,公司就我一个人,我那么早注册无非为了防止“海有时间”这个名字被抢注。
就这样跌跌撞撞下,我开始花时间和精力运营这个公司。
2019年我在抖音的爆红,给了海有时间巨大的利润空间,也因此在经济形势下行的一年中,海有时间呈现出十分蓬勃的发展态势。我从2015年开始做时间管理教育,但一直都处于“线下出名,线上不出名”的情况,直到2018年年底都很少有人知道。
但在2019年我以“海长江说时间管理”的个人品牌出现在各大平台上,也因经过系统的训练,掌握了文章创作和打造音频节目的硬本领,开始名噪一时。
我的个人故事就不赘述了,去公众号的菜单栏中就可以看到十分详细的介绍,我还是重点介绍一下品牌的布局战略。
目前全网海有时间的直接相关矩阵粉丝超过200万,间接相关矩阵粉丝超过800万,在粉丝的积累过程中,我们没有刷过一个粉丝,没有刷过一个赞,没有刷过一个评论,全都是实打实的粉丝量(如果论真实粉丝量,这个数字已经超高了)。
海有时间是个公司,也是个品牌,这家公司骨子里就有我的“强势”精神:
人前静如佛,人后练成魔。
所以,它是真正见过世面的品牌,不是初出茅庐的品牌。
02
它现有的资源,
足以做任何一件事。
这两年来,我一直主张海有时间不要过于商业化,也注重品牌的沉淀和积累,而不是为了赢得现金流而忽视用户的感受。
所以我的朋友圈鲜有广告,甚至直播的时候也很少提及。一方面是因为即使我们不宣传,我们的用户量也已经超过了16万,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把这家公司做死,企业现金流固然重要,但应该具备长线效应,放长线钓大鱼。
目前海有时间对接了全国上百家投资人,我很要好的朋友(也是哥哥)就是专业的投资人,过去3年中,成功为上百家企业完成了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亿。
在过去一年中,他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长江,咱需要融资了吗?
但我回答永远都是:还不是时候。
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我也多多少少明白了投资的原理。钱不是公司的生命线,而是公司的加速器,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迅速打开全国市场。产品是公司的生命线,但这里的产品不应该是具体的某个商品,因为时代在变化,用户的需求在变化,我只能说是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是公司的生命线。
一个作用是锦上添花,一个作用是雪中送炭。
我平时在36氪关注的新闻比较多,一般有任何企业完成融资后,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看看。看什么?不是看怎么完成融资的,而是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什么。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家公司永远呈现出现金流不错的态势,那这个公司永远做不大,也没有大战略,真正有大战略的公司,一定是需要融资的,一定是缺钱的。
这句话我同意,但应该再准确的描述下,就是什么时候应该采取小战略,什么时候应该采取大战略。没有小战略的完成,就不可能有大战略的成功。
所以有些公司现金流不错,不一定是没有大战略,而是他们在努力完成一个又一个小战略,完成过后再为大战略布局。
所以对海有时间来说,就是在完成小战略的阶段。
03
一个公司的胜利,
一定是价值观的胜利。
我平时比较关注资本市场,虽然还不是这个领域的人,但我想在不久的未来,就会进入这个领域,成为一名投资人。
我见过一个刚融资8000万一年时间后就倒闭的公司,还见过融资2000万三年时间后就把公司弄成负债3.2亿的公司,也见过为了骗得投资人的钱而绞尽脑汁修改商业计划书的创始人......
因此看过这些以后,我突然释然了,我在想:钱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又去看了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我发现他们就是产品致胜,但创始人又具备网红属性,所以根本不缺钱,也不缺用户。
我又开始继续研究,发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
但凡是做大的公司,无一不是真正解决了用户实际需求的。
从这一刻,我就决定转变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不能只以“轻产品,重人设”为发展战略,要以“人设和产品并重”为发展战略。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花这么长时间去研发打磨产品的原因。
这些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1.创始人的能力,就是公司的天花板;
2.创始人如果是金钱至上,那么结局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3.真正的赢应该是三赢,而不是双赢:你赢,我赢,大家赢。
在未来的1到3年中,教授时间管理技巧不再是我们的核心,而是以教授时间管理方法论为主,从教授方法到教授方法论,我们做了很大的变动。
什么叫方法?就是针对解决单一环境问题的技巧;什么叫方法论?就是能基于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原理。
还有一点,未来1到3年中,海有时间依然会以培养打造个人品牌为主,当然不再是只打造我的个人品牌,而是打造更多优秀创客的个人品牌。
走品牌路线,而非企业路线,这就是我们现阶段的战略。
种下怎样的因,就会收获怎样的果,我相信3年时间内海有时间就可以成为估值至少30亿的公司,对此我深信不疑。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论大战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