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们需要老师吗?

我们需要老师吗?

作者: 小雨0921 | 来源:发表于2021-03-16 22:23 被阅读0次

       之前分享的《论大战略》这本书里提到:大战略或者至少是支撑大战略的常识有可能被教授吗?论接受的正规教育,林肯比不上其他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林肯主要通过自觉地阅读和对经验的自我反思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那么我们不能这样做吗?答案很简单:林肯是天才,而我们大多数人不是。莎士比亚在写作方面好像也没有专门的老师。昨天茜茜在写作打卡中分享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小时候她的写作也经常被老师表扬,长大后她觉得写作没必要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指点,由此造成现在的她觉得写作是个难题。那么,我们绝大多数人需要老师吗?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来的一点是,无论是林肯还是莎士比亚,都用了一生的时间达到他们的成就。今天的年轻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如今的社会将人的一生明确地分割成不同的阶段:接受通识教育,接受专业培训,进入一个组织并逐渐升迁,对组织承担责任,直至退休。与林肯相比,这个时代的人们学习任何新事物的时间都变得很少。这个结论听起来真让人有点心碎。

       《论语》里有这样的说法。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参呀!我的核心心法就是用一件事贯穿所有事,用一本书打通所有书,用一个心法连接所有心法。”

       有段时间,身边很多人都有知识焦虑症,好像这本书还没有读完,那本书又来了;这个新概念还没有理解,下一个新名词又出现了……

       我问一位朋友:“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他说:“子曾经曰过,‘一以贯之’,读一本书就够了。”我问他:“那我们应该读什么?”他说:“如果你是做投资的,就读《滚雪球》;如果你是做管理的,读彼得·德鲁克的任何一本书都可以;如果你是作家,每天把《围城》读一遍,写作水平应该不会太差。”

        蔡澜先生说:“人们喜欢把金庸、倪匡、黄霑还有我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和金庸先生完全不在一个段位。金庸先生是真厉害,说起《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倒背如流,甚至讲到哪个人家的仆人,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

        读《论语》的“一以贯之”是什么?我们会发现整本《论语》有一根线,这根线就是以同情为基础的对他人的帮忙、对自己的谨慎、对天地的热爱、对学习的追求……这都是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连接而带来的种种应用场景。

       《论语》的核心观点是仁——广泛的同情,了解了这个心法我们再来读《论语》,就变得非常透彻了。《庄子》的那根线是什么呢?就是“齐物”二字——好与坏没有区别、多与少没有区别、正向流动与反向流动没有区别、本体与投射没有区别、体与用没有区别……因为没有区别,所以没有分别心;因为没有分别心,所以没有情绪的差异;因为没有情绪的差异,所以获得了逍遥。《庄子》以《齐物论》为本;《论语》以仁(同情)为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需要老师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uj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