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我们都20多岁了,也都各自奔赴前程。好久不见,不知道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遇见。我的话如果说以前是任性跳脱热情烂漫,那现在多了几分沉静和温柔,多了几分通透和释然。我不知道我要去往何方,但总知道来自何处,不知何时我喜欢上了向内探索寻找痕迹,每次和自己对话总能被前二十年的遇见所治愈,嗯前日偶遇一个列表好友,这人挺特别的,发了个生日文案,写“莫失莫忘 ”一词,我一下就来了兴趣,哈哈能用红楼通灵宝玉上的词来寄托祝愿的人儿也是头一次遇到。一来二去的聊自然扯到各自对红楼的见解。向来不喜欢宝玉,多情寡断,宝钗,圆滑甚至不免颠倒是非,黛玉可人,可却是个嘴不饶人的。再到袭人、麝月、晴雯、平儿、探春、惜春、秦可卿、王熙凤、贾母、王夫人、尤二姐、刘姥姥、巧姐……唉当时的大观园有多热闹,结局就有多潦草。真真的红消香断有谁怜?个个鲜活的人仿佛我曾经见过。当年初读,甚是不解,这不就是一个大家族里姐姐妹妹们生活琐事?有什么劲?再读,对于故事里的人就开始评评点点,直至现在在看,仿佛之前不屑的,厌恶的,或欣赏的,共情的都有了道理。就像有人深觉黛玉矫情,小性儿。可我觉的,她是个待人再真诚不过的,嘴虽不饶人,但是并不走心嬉嬉闹闹罢了,她心里要紧的就从始至终只有宝玉。有道是黛玉只因天上有,人间处处是宝钗。嫌她葬花太过矫情,哭哭唧唧,是啊,哪有那么多人能有她的闲情,在这儿伤春悲秋顾影自怜,都是在现实中奔波的平凡人儿罢了无暇考虑这些七七八八的闲事儿。可是啊,林妹妹也都知道的呀,她也不求旁人能够理解,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只有宝玉一旁听了不觉痴倒……林妹妹就人这一知心人儿就够了,因为性子傲,只求这一人,才不免结局凉薄,焚诗之后郁郁而终。。诸如此种,一幕幕,桩桩件件的凡尘俗事,日子里对于这种不理解的行为做法宽容了许多。想着每个人有每个人来时的路,我虽不能理解,想这他也定有他的理由。倒也没那么愤世嫉俗了。不还有言,存在即是合理。往日曾以黛玉自比,可却没有倾国倾城貌,平添多愁多病身。现在想来,日子是自己的,愿能成长为钗黛一体的女儿,倒也是风情万种,人间难得的人儿吧。。。。哦我又开始啰里吧嗦了。向来秉承我手写我心的原则。但凡我写思想报告能有这一半儿的顺畅,我也不至于补到现在还写不完
走了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