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微信小程序与Android和iOS开发的区别

微信小程序与Android和iOS开发的区别

作者: c4a1d989518e | 来源:发表于2017-05-30 21:29 被阅读4525次

iOS和Android发展至今,已经由几年前的互争长短,发展到了如今,在功能上已经不相伯仲。原本属于对立的两端,如今却不约而同的学习起了对方的优点。比如回顾起2016年,3D touch、权限控制、夜间模式、电话防骚扰...这些功能已经是Android和iOS都共有的功能。
历程
从2008年起,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用一句广告语来描述“There’s an App for that.” 同时Android和iOS开发者的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ndroid和iOS开发者几年前在互联网市场的炙手可热,各种数周内能让你熟练开发应用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竞相冒出,一段时间内,能够下载并运行各种新奇炫酷的应用曾经是iPhone一个杀手级功能。之后,Android也跟了上来,智能手机越来越便宜,网络越来越快,手机的运行速度也越来越快,对于智能手机的新奇和对于APP的新奇,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尝试下载并运行各种APP,这也直接促进了APP市场的繁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这几年,APP的数量已经处于不健康的饱和状态。各种APP不止见于各大应用市场,各种人流量大的地方,也有不少的地推人员拿着各种礼品,邀请来往的人群下载APP。这在提高了APP的装机量的同时,也让赋闲的大爷大妈们有了发财的好去处。而如今打开拉钩网,搜索Android开发者或iOS,招聘职位已经不满300。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高端程序员拍卖网站100offer。而如果去搜索前端,相应的职位数目会大于500。
Android发展
就移动端开发来说,拿Android开发来说,相比于eclipse开发的时代,用Android Studio强大的代码补全功能和搜索功能就能让Android开发难度下降很多。但是Android开发APP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开发难度的问题,而是适配性的问题。各种Android机型推向市场之多,可以说是各种各样。屏幕大小的多种多样,各种定制系统的百花齐放,都给Android开发者和测试工程师带来了各种不方便。如果按照严谨的原则,每款APP推向市场时,都要经过各种Android系统的测试,需要在不同的机型上将APP跑过一遍,这样就使得成本上升了不少,按照现在互联网公司的发版速度,如果按照这样严格的标准去测试,无疑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iOS发展
而iOS开发者在机型的适配性问题上虽然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iPhone就那么几款。但是iOS的开发首先入门就有需要配备一台配置不错的mac电脑,这对初学者,尤其是在校学生,首先就设置了一个智力和耐力因素以外的天然屏障。同时在实际的项目中,iOS的提交审核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如果遇到紧急发版,尽管苹果官方提供绿色通道,但是这样的绿色通道审核并不能时常去用,而且有时也并不是很有效。
Native应用发展
尽管现在无论是Android和iOS开发难度都有下降,但是用到的相应的开发技能缺越来越少,比如说,做活动,活动有一个特点就是实时性和统一性。实时性是指上线时间和下线时间要求的比较确定,不能耽搁。统一性是指多端相同,不能Android和iOS不同,iOS和web又不同。当要开发活动页面时,常见的做法一般是做web端,然后在Android和iOS用webview来直接引用前端工程师所做的页面,这个的工作量主要是前端工程师来承担。这时候,Android和iOS更多的像一个专属的浏览器。
Native应用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市场的发展是这样,前期是各个应用的流量的竞争。如果把时间跨度在拉长一点。比如说微信发展的初期。那时,其实流量基本是有些平均的。比如说一个资讯类的APP,你可以为一个专属类型的资讯单独做一个APP出来,然后推向市场。这样智能手机的初期,大家都有些尝鲜的想法。这时候就希望多下载些APP来试用。在加上原生的APP也确实做得比web加载起来体验要好的多。微信的功能也没有那么强大。在加上互联网创业的火热。这时候有大量的APP被催生出来。这时候,人们就习惯性的认为,一个人互联网创业的标配就是要在市场上有Android和iOS的平台上有两款APP。互联网创业的火热,融资拿到的快,是直接催生出市场上,Native应用开发者需求的火热。
而如今情况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互联网市场的火热期已经过去了。融资并不是想互联网火热的时候,凭借着一个想法,跑跑融资就能得到一个融资。互联网市场的冷清,使得人们也更加的理性。所以互联网公司少了,使得对Native开发者的需求也就小了。二是,人才已经趋近于饱和,而且近些年来,前端兴起的React、AnlgularJS等语言,也让前端工程师能够进行iOS和Android的开发工作,这样iOS和Android开发者所专有的语言优势也消失殆尽。过去两年,APP获取新用户的成本急剧上升,而且烧钱获取流量的热潮可以说已经过去了。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太多钱花在流量上了,但流量又往往是控制产品生死的命脉。每年有近一半的APP死于流量太小。而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有五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大多数可以获取流量的方法,如建立人与信息的链接、建立人与人的链接、建立人与商品的链接、建立人与服务的链接基本都已经由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进入到了少数几个互联网巨头占据的时代。这时你很难让一个APP与这些巨头在获取流量上进行对抗。因为这些巨头已经把用户的各种需求都能解决。
微信小程序发展
随着微信的发展,微信所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多,微信安装包已经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用户的使用,微信会越来越占你的手机存储空间。当你看到你的微信所占的内存很大时,而如果删除微信重新装载,会让许多聊天的信息消失。而这时候衡量起来,用户更多的倾向于删除其他的,不是很必要的APP。如果你偶尔有某个需求,需要用到相应功能的APP时,继续到应用市场下载时候,苹果商店的APP的大小,动不动就100M,这让用户在APP产品功能评价体系之外,也会加入内存的考量,尤其是内存不多的用户。你的应用如果不是微信小程序,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在用户手机上的内存上与微信的竞争已经开始了。到了Android用户的应用市场,各种市场APP质量的参差不齐,每个APP安装时,都会进行权限的请求,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APP安装请求在微信小程序出来之前,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我们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一个更好的出现时,我们就已经很难回去了。正如乔布斯举过的那个例子。当汽车没有出现时,人们都觉得马已经不错了,但是当汽车出现后,没有多少人再退回去骑马了。
如果你的手机是iPhone,你可以打开手机设置,查看手机耗电量最大的是哪个,大多数人应该都是微信,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每人每天停留在微信上的时间长达4小时以上。而很多APP面临的问题是,即便是用户下载了,也很少打开,就算打开了,也很快就关闭。我们不妨做个计算,按照现在国内市场的占比。假设Android和iOS各占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为了容易理解)。如果你投身安卓阵营,你开发的app也就能应用于一半的市场。你可以考虑下,如果你的用户如果连微信都不安装,你怎么会有自信让用户会安装你的APP。其实你可以把安装微信,看作是选择目标用户的一个标准。可以把微信的安装,看作是用户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能够接触互联网的基础。所以你研发出的APP能装在的手机,是手机上原来就装有微信的那部分用户手机上的。如果用户连微信都没有,基本上可以认同是非目标用户了。基于这个理解,无论你投身于Android和iOS开发,你所开发出的APP也就只能在互联网用户的一半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微信与之相比,可以脚踏两只船,Android和iOS都会适用,而且基本上不用做太多的机型适配性工作。所以到了中国市场,投身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是比iOS和Android开发能面向的更广的用户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小程序与Android和iOS开发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ak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