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何如→<这个人>怎么样?其斯之谓与→这句诗所指的含义是这个道理么?
②,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蔽,概括。无邪,思想纯洁,毫无怪异。
③,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乐?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诗》已矣!
盼,挑逗。素,无色或白色。绚,色彩华丽。绘事后素→只有当彩绘作品完成后,才能在画面上显出洁白的珍贵。礼后→礼乐文化的内涵。起,同启。起予者商→启发我的人是<你>卜商。始,从现在起。
④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欢快而不放荡。哀而不伤→哀思而不忧伤。
⑤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伯鱼,名鲤,孔之儿子。异闻,特别重要的学问。尝,经常。趋,小步快走。立,立足于世。远其子→对儿子无偏爱。子亦有异闻乎→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学问<教给你么>?无以言→怎么开口说话?闻斯二者→(我)只听到他讲过这两件事。退,离开。
⑥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小子→小的们,同学们,青年们。何莫学→为什么不学习。兴,抒发内心情感。观,观察了解客观事物。群,融于社会。怨,內心的怨恨与苦恼。识,认识,了解。鸟兽草木→泛指宇宙万象。多识于鸟…之名→<同时>还能加深对宇宙万象的认识。
⑦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不为→不去研究,学习。正墙面→如同面对墙壁。其犹正…而立也与→他就跟面壁而立一样,<视线视野永远不会开阔!>或<其视野怎么会开阔呢?>
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谋,办事。信,真心。传,老师所教所讲授的知识。习,亲身体验<含复习、练习、演习、实践。>
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在家中。出,在外。悌ti,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顺从兄长的伦理道德,引申为顺从上司。亲,接近。仁,具有仁德修养的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做好以上这些>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点你该学的文化知识。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至,到。邦,诸侯国。求,请求。抑,或者。求之与?抑与之与?→是他请求别人说的,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我们老师得到情况的办法,不同于其他人恳求得到的办法。
11,有子曰:信近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近,符合。义,侠义。言,话语。复,兑现。远,避开。因,这样。宗,即宗人,同宗族的人。
2月26凌晨2点于苏州玉出昆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