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成书于春秋时期,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一本语录体,它记录了儒家思想的经典,谈到了诸多观点。今天,我要从《论语》中的“学”开始谈起。
首先,是“学”与“思”的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可见,学与思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它与康德所说的:“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几乎同一思路。
接下来,是“学”与“实践”的关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且经常实践所学内容,就会很愉快。孔子还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告诉我们,学习,需要举一反三。
第三,是“学”与“仕”的关系。孔子的弟子子夏曾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做好了去求学,学问好了去做官。做官,是古代文人共同的梦想。但,孔子说过:“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自孔子开始,“学”有了自身的独立性,孔子这里诉说的是不再为“仕”而学,而是以“学”本身为乐。
第四,是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说学习时应该时常复习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道出了君子学习的目的,当然,我们可以看出目的是为了“辅仁”。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可见,学习之重要!
从《论语》谈“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