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仅在成立后一年半就完成IPO,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天涨幅近20%。其从成立起就迅速扩张,成立初期就迅速开出500家门店。截止2019年9月30日,门店数量更是达到3680家,且全部为直营。超出常规的成长速度吸引了无数眼球,上市前的融资规模更是远超同行业水平数倍。
在瑞幸闪电般的扩张中,最令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当属其超额补贴,除了每人一杯免费咖啡,1.8折、3.8折、5.0折的优惠券也随处可见。在消费者为之津津乐道的同时,大量补贴也招致了非常强烈的质疑。
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表示,这已经违背了商业的本质,“每卖出一杯都在亏钱,那做这个生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扶贫吗?”
咖啡行业的龙头——星巴克,对于瑞幸这种策略也很不看好“首先这种持续补贴性的投放行为虽然能够短时间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但实际上并不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依赖大幅、深度折扣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可取的。”
但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却毫不避讳地表示“没有设定烧钱终止时间”,“暂时不考虑盈利”。
在重重质疑中,瑞幸咖啡在2019年11月13日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却显示其距离实现盈利又近了一步。报告期内,瑞幸咖啡销售净收入14.93亿元,同比增长558%;净亏损为5.32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4.85亿元。最重要的是,其在第三季度首次实现了单店盈利,在门店运营层面盈利1.86亿元,利润率达12.5%。随之而来的是其股票大涨,截止12月31日涨幅达107%。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瑞幸的补贴大法,其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背后的商业逻辑又是什么呢?其实早在瑞幸团队创立之初就对企业成长有了明确规划。团队提出的“数字咖啡”口号,正说明了瑞幸咖啡所规划的商业模式的核心。
瑞幸的数字驱动路线
瑞幸咖啡要做新零售,数据贯穿于整个商业过程。供应链数据、运营数据、顾客数据、营销推广数据、财务管理数据,全部打通。大幅度提高了销量,节约了成本。
在瑞幸成立初期,大力投入宣传,微信朋友圈LBS广告、电梯广告以及汤唯、张震的代言。定位“中国的高品质商业咖啡”,迅速建立起用户的品牌认知。
接着采用外卖线性的策略,优先开设面积更小,能快速启动的外卖厨房店。同时承担相对更高的成本,自建APP,而没有选择依赖于美团等外卖平台。这使得瑞幸得以掌握数据主权,积累了大量的消费数据,为后续扩张打下基础。同时不惜成本与顺丰合作,承诺配送30分钟送达,巩固高端品质。
有了自有APP积累下的消费数据,瑞幸在门店扩张方面得以更为高效。根据数据选址在有更多消费需求的地段,开设有堂食座位的优享店,及占门店总量90%的店面较小的自取店。门店以提升外卖配送效率为首要目的,在线下引流方面没有急于过多投入。
一杯30元星巴克咖啡所提供的不只是咖啡,还包括了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但实际上只有30%的消费者会在店里面喝咖啡,70%的消费者是拿走的。而几乎不提供堂吃空间的自取店,正是针对这部分群体。小店面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也使得咖啡的价格可以稳定在远低于星巴克30元均价的水平之下,在实现性价比的同时实现门店盈利。
另外,瑞幸咖啡的门店均没有设立收银台,所有消费都通过其APP在线上完成,门店只提供产品展示和制作功能。消费者在APP上下单,到店自取,更是可以减少排队时间。
这降低了门店成本,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同时将线上线下的所有消费行为收归在自有APP上完成,对数据的掌握更加完善。
大量数据也得以反哺外卖配送环节,通过数据灵活调动门店和配送员。同时向供应商开放数据接口,系统自动预测各门店对物料的需求,灵活进货补货。这些都提升了经营效率并减小了成本。
在人员管理上,根据不同消费时段的流量,对人力进行有针对性性的分配。聘用更多的兼职人员,在高峰期购买更多员工的用工时间,而不是购买全天。利用数据高效盘活人员。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能给出更高的平均时薪32元,而星巴克的平均时薪仅为23元。由于没有收银台,自取店没有堂食座位,门店员工的工作内容更为简单,对员工数量需求少,对素质要求低。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
而对消费者的补贴,则是互联网零售的常用手段。通过免费咖啡和折扣券的巨额补贴,吸引消费者,广为传统从业者所诟病。但早在几年前的互联网获客成本就已超过200元了。站在互联网产业的角度,瑞幸通过几杯咖啡来换取一名真实用户安装app并进行有效消费,也不算是亏的。看中咖啡市场上规模之后的有利可图,采用补贴作为短期占领市场的手段,在长期来看是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同时利用数据识别用户消费特征,在用户成为活跃用户后,减少在其身上的补贴,将优惠倾斜到其他新用户和低频用户上,有效增加活跃度,控制补贴成本。
数据驱动的条件
支撑数据驱动的路线,资本是最显而易见的要素。截止2019年9月30日,开出3680家门店,资本的支持必不可少。瑞幸的融资能力非常强大,第一轮对外融资金额就达到2亿美元,在一年时间里,共拿到3轮融资,共计5.5亿美元。很多创业公司在中后期都很难拿到这样庞大的融资金额,与咖啡茶饮同行相比更是高出数倍。
除了资本没数据驱动还需要能够掌握数据和利用数据的技术能力。当今AI算法已经开源,云服务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否掌握足够丰富的数据。而这就是瑞幸不惜成本,组建近800人技术团队开发和运营自有APP的道理所在。
面对大规模的投入,也意味着需要团队有极强的管理能力。来自于神州优车的瑞幸创业团队,有着多年的团队磨合,这也是瑞幸的一大优势。
资本与技术结合换来的是瑞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其高速扩张,规模效应越来越显著,数据驱动的能力也就发挥的越来越强劲。随之而来的是运营效率的全方位提升。单店收入持续走高,商品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增速均高于门店增速。
互联网模式看传统行业
利用互联网模式推动的咖啡新零售,或许在传统行业内看来违背常规。但很多传统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方式再做一遍。不应该用传统行业的眼光来评价瑞幸的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企业可以跳过盈利模式,而已用户或客户的增长模式来作为发展逻辑。在海量用户基础上,利用规模优势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
这样看来,瑞幸咖啡的竞争对手远不止星巴克等其他咖啡品牌,而是其他具有流量、资本、技术支撑的互联网创新企业。瑞幸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先发优势。
随着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未来会有更多的像瑞幸咖啡一样的创新企业利用数据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来解决传统行业面临的低效问题。而除了数字技术之外,如何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正确掌握数据,提高规模化的边际效率,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在利用流量实现盈利,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资料:
https://tech.sina.com.cn/i/2019-07-06/doc-ihytcitm0177152.s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