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花香片
两本书的生日礼物前几天,写了篇文章发在一个公众号里,说到自己买票去看了两场高大上的演出,一位读者的留言很有意思,她说:“感觉这位先生(指我家林先生)是不解风情之人,一个心思细腻的女文青和一个粗糙直白的工科男如何交集,令人苦恼。”呵呵,真是位睿智的读者,虽然我的文章主题是写演出观感,我家先生只是被我做为引子抓过来友情出镜,但“心思细腻的女文青”一眼便看出了端倪,做出了一连串的判断:一则我是独自看演出,而且大概是常态;二则我家先生非但不陪我去看演出,反而揶揄我“能看懂吗?”,一定是一个不解风情、粗糙直白的工科男,而看演出、写文章的我自然是“心思细腻的女文青”无疑,继而联想到自己,感同身受地感慨如此两个不同类型的人如何和谐相处呢?
我不擅长做情感咨询,再加上回复公号有点麻烦,便没有回应她的问题。生日到了,想到又虚长了一岁,不免感慨,不如就着这个话题胡乱写点什么吧。
先说说这个睿智的读者,应该说她的推论还是蛮有道理的,我虽然也是工科出身,但骨子里确实是有些风花雪月的文青元素,不过这个年纪说还厚着脸皮说自己是文青不太好,我就以“文艺女中年”自诩,虽然这个称呼听上去有一点恐怖。至于我家林先生,IT男,不解风情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比如看演出这事,我一般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买票时会礼貌地征求一下他的意见,问他去不去,但一般是请不动他老人家陪同的;再比如说,我们相识二十多年来,不记得他有什么甜言蜜语的时刻,至于送花、烛光晚餐、惊喜大礼等所谓浪漫的举动更是绝少,我有印象他给我送过三次花,一次是谈恋爱时,恰逢春天,他家村后的小山坡上桃花开得正艳,他从树上折下一小枝桃花送我,那枝花我还精心保存了许久,那他第一次送我花;第二次送花则是在十几年之后,女儿已上学,一年母亲节那天,我们一家在逛街,满大街都在卖康乃馨,于是便买了一株送我,严格来说,这花应该算做是女儿送我的;第三次是某一年的生日,他突然玩了一把浪漫,订了一束花送我。
当然,林先生还送过我别的礼物,但我记性实在不好,(按照他和女儿对我的评价,我的记性可以和金鱼媲美),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什么浪漫环节,否则我这么心思细腻的文艺女一定会印象深刻。不过今年的生日,林先生送我的礼物蛮特别,是两本书,特别在于一本书是纯手工打造,而另一本书则恰好相反,是时尚的KINDLE电纸书。
前些年,论坛、博客兴起的时候,我开始写一些生活随感、读书观影随笔之类的小文,偶而也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断断续续地写了几年,后来论坛和博客没落,再加上忙和懒,渐渐很少写了。三年前我离职成了自由人,私人时间便多起来,偶然的机会在简书这个写作平台上注册了用户,又开始勤快起来,写完就放在上面。发表在媒体或公众号刊出的文章也会贴在朋友圈,林先生很少看朋友圈,所以除非我特意发给他,我的文章他一般看不到,而自打我开始写,他也似乎对我的东西从未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有时收到汇款单,他还会嘲笑一下那点可怜的稿费。
一个月前的一天,林先生不知道哪根神经活跃了一下,突然关心起我写的东西,在网上看了我的文章,回来跟我说“写得还不错嘛。”我跟他说我在简书上已经有了十余万字,他突发奇想,说:“不如你把以前写的也收集一下给我,我帮你编个书吧。”难得林先生有此雅兴,我受宠若惊,忙不迭说:“好啊、好啊。”
林先生说做就做,先是下了一个编辑排版的软件,很快便掌握了基本方法----IT男嘛,这点也不算困难;然后便是收集我的文字,一篇篇从写作平台中复制出来,导入排版软件,确定目录、分类、排序,我们商量确定了四大块主题:一块是《红楼梦》读书笔记,一块是观影笔记,一块是读书笔记,还有一块是生活随笔。图片材料一方面是从网上下载,比如《红楼梦》读书笔记,基本来源于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剧照,为此林先生专门下载了87版电视剧,以便抓图用,顺便我们又重温了一遍经典;观影和阅读笔记的配图也主要来源于网络;生活随笔类的文字配图当然多是来源于我们自己拍摄的照片了。
林先生是我们家的家庭电脑维护员及档案管理员,我和女儿只管用,系统维护、每年电脑文档及照片的备份都是他负责,为给这十几篇生活随笔配图,他将几个备份硬盘中的数千张照片都翻了一遍。要狠狠表扬一下林先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好,电子版初稿出来后,我发给了老爸和我哥征求意见,我哥提出曾经看过我写的一篇“嫁在他乡”,觉得很好,问怎么没有。那篇文章是十几年前写的,电子稿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丢到哪去了,林先生居然神奇地找到了,真是佩服他!总之,经过了排版、调整、图片处理、校对等一系列工作,为此林先生将一个国庆假期都牺牲了进去,过程琐碎的连我都嫌太麻烦。可林先生做事的风格就是如此,一旦做,就停不下来。国庆节后的一天,他回来后从包里拿出书递给我,说:瞧瞧样书吧!好神奇,一本自己的书,素静的白色封面,书名取自我最近写的一篇“懂美就够了”,配图是取自云门舞集的现代舞《水月》剧照中的几个舞者水墨效果的剪影,封面上还引了一小段文中的字,封面、内页、封底等完全按照一本正规的书那样,有:著者、图书编目信息、责任编辑(林先生)、摄影、出版社(虚构的)、出版日期等等,封底右下角甚至还有条形码,我惊问:“居然还有这个东西,怎么来的?”他说:“嘿嘿,从网上找的喽,要做就做像点嘛!”两人大笑。总之,这本自制的书还是有模有样的,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打印稿。
样书完成后,又经过了一轮校对,林先生总觉得封面太素,想对封面进行做优化;恰好看到我正在看的一本新书《海上日记》,这是日报薛原编辑送我的书,书的封面底纹是他早年在科学考察船的日记笔迹,这本书的封面给了林先生灵感,他最近一直在练书法,决定效仿《海上日记》的封面,写一篇行书做到封面背景中去,这样显得封面“很有文化”。说做就做,林先生利用休息日的时间用心写了一篇千字文,拍了照,将图片放在封面做为背景,效果还不错。最后做了一次审读后,周末我们将打印好的五本书稿拿到科技大学里面的复印社去做装订,选了五种不同颜色的封面纸,遇到来装订论文的研究生,还对我们这本书的封面予以了好评。
于是,一本有着16万原创文字、百十张图片(包含数十张原创摄影照片)、自己编辑、设计、排版的限量版手工图书出炉了!从未想过将写过的文字集合起来,更没有想过会以这种方式。林先生将这本自制图书做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嗯,尽管我知道自己的文字并不出色,林先生的书法和摄影也仅限于自娱自乐,但我还是要说:这是我收到的最有品味的、最浪漫的生日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