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春季,又是人才流动的高发季节,招聘工作是培训机构当下的焦点。抢人才就是“抢”钱,校长需要具有这样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致胜的决定性因素。
人才很重要,但人才的供给更重要。对于培训机构而言,人才供给的渠道主要来自于:校园招聘,委托高校培养,网络招聘,人才市场招聘,第三方推荐,内部员工推荐和依靠机构自身的培养。
培训机构选择校园招聘是是基于人才优质,基数庞大,专业对口,流程简单,成本低廉,批量引进,集中培训,统一培养,形成梯队,聚焦发力,提高效能等各项优势。特别适用于培训机构对一线员工和实习教师的招聘、储备与培养,可以快速推进人才梯队的形成,助力学校的规模扩张和战略发展。
校园招聘固然是一个比较好的招聘渠道,但并不代表有好渠道就一定能够招聘到好的人才。举例:李校长每年都要组织校园招聘工作,周边高校的一些相关科室领导他也非常熟悉,可每次招聘不是数量不够,就是质量不高。学生的面试率、签约率和报到率都不尽人意,甚至毁约率和流失率也居高不下。为此,李校长是寝食难安,忧心忡忡。原因是李校长没有掌握校园招聘的根本方法和技巧,导致屡招屡败,屡败屡招,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今天我来解析校园招聘的秘密,为学校批量揽才彻底打开一条血路。人才滚滚来,成功自然来。只要做活、做细、做深、做专校园招聘,人才不会断档,发展不会停滞,机构不会倒闭。
培训机构与高校深度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委托定向培养,学科专业培训,基地实训,定向招录,校园双选会,专场招聘会等方式。
今天主要介绍的是校园双选会和专场招聘会的操作方法。专场招聘会比校园双选会的效果要好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招聘方式,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一、确定招聘人数
培训机构选择校园招聘,并不是所有岗位,所有预招数量都能通过校园招聘的渠道获得。校园招聘通常满足的是一线基层岗位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校园招聘的数量计算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培训学校2018年有30个校区的规模,2019年预计新开5家校区。2019年总编制人数(含新开校区)300人,其中在岗人数220人,缺编人数80人,如果建立人才梯队,还需要储备人员20人。实际招聘80+20=100人。缺编人数是有实际岗位的,招来以后通过培训就可以上岗。储备人员是用来应对学校发展和人员变化的,暂时没有实际岗位,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实习、培养和煅练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8164/f74ec743a29fa460.jpeg)
为了保持人才结构的合理性,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的比例通常是3:7,储备人员几乎都是通过校园招聘。那么校园招聘的数量就是缺编人数80人×30%=24人,最终确定校园招聘的人数是缺编人数24人+储备人员20人=44人。也就是有44名实习生进入学校实习,其它人数需通过社会各类渠道进行招聘,确保新老人才的融合,不至于断层。
二、确定招聘院校
不同的招聘对象会选择不同的招聘渠道。培训机构通过校园招聘,主要招聘对象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各学科教师或艺术类专业教师,各部门和各校区的一线员工。比如:网络营销,平面设计,文案策划,网络编辑,市场专员,班主任,辅导老师,托管老师,学管师,咨询师,行政前台,行政专员,人事专员,教务专员,信息管理专员等相关基层岗位。
根据招聘的岗位、专业、要求和数量来选择相应的高等院校组织校园招聘工作。比如:k12类培训机构一般会选择省内一本或二本的师范类高等院校。艺术类、素质类、竞技类培训机构一般会按照师资相应的专业来选择高等院校组织招聘工作。一步偏,步步偏,这是方向性问题,如果方向错了,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出现。
三、确定招聘方案
校园招聘一般是春季三至四月份和秋季九至十月份两个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根据需要全程参与。校园招聘的方式有三种,第一是专场招聘,第二是双选会招聘,第三是老师或学生会批量推荐。根据需要这三种方式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组合进行。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制定明确的招聘方案,用来指导和组织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招聘方案包括确定招聘目标,组建招聘团队,制定招聘流程,准备招聘物料,招聘工作接洽,招聘前的预热宣传,招聘分工实施,简历收集筛选,通知话术设计,初试与复试,录用通知,入职培训,实习考核等内容。招聘方案越具体,招聘效果就越明显。
四、校招团队的组建
校园招聘不同于社会招聘,需要组建专业的校招团队,方能顺利完成校招任务。校招团队是由校招负责人,面试官团队(含专业面试官和业务面试官),学校宣讲人和校企关系经理共同组成。校招团队的数量根据校招规模进行确定。组建高效的校招团队是完成校招任务的基本保障。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8164/8861e56061a242a2.jpeg)
五、校招的渠道攻关
校招一般要与高等院校的学生就业处联系,通常有校园招聘和院系招聘两种。多专业,多口径,大规模的招聘需要通过校园招聘,反之,就通过院系招聘。两个不同的招聘端口所对应的攻关渠道也不一样。总之,要攻关的对象是学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科,学生会,院系主任,班级老师,班级辅导员等相关部门和人员。攻关的目的是让校方全力配合提供资源和平台,广泛宣传和推荐,获得更多的学生流量支持,确保招聘效果最大化。
六、校招的预热宣传
在正式进入校招前的一个月内就要介入宣传预热,提高培训机构在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发动校园招聘大使张贴招聘海报和派发“招聘手册”,悬挂招聘横副,摆放招聘的易拉宝,在院校的官网发布招聘信息,在院校论坛发布招聘简章。通过微信或院校官网发布招聘测试试题,获取学生信息,增加学生流量。
七、校招的组织实施
校招的整体工作流程是:校招需求分析,招聘岗位与数量确定,薪酬标准与培训方案确定,招聘院校确定,校招方案确定,渠道攻关,预热宣传,在线测评,专场宣讲或双选招聘,简历收集与筛选,小组面试,录用通知,入职培训,手续办理等工作环节和流程。
专场招聘必须在校方的全力配合下,通知学生,提供场地,布场宣传,集中宣讲,收集简历,测试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招聘的效果和成败。专场招聘的核心在于渗透性宣传,校方对学生的动员,招聘宣讲这三个环节。最好是请学校内部具有典型的成功人物,而且是该院校的学生到场现身说法,讲讲自己的成功经历或圆梦历程,这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促使学生主动应聘。
双选会招聘要选择入口展位,拉横幅,放视频,贴海报,摆易拉宝,招聘团队着职业装,声势越大越好。要有宣传员,讲解员,面试官通力配合。现场派发招聘DM单,企业宣传册,有条件的可以派发一些小礼品,并吸引学生到咨询区领取奖品,并留取电话信息,保持后续跟踪和服务。
八、校招的培训安排
校招结束后,及时根据面试和测评的结果进行简历筛选,并通知初式和复试工作。对于确定录用的员工,要及时组织统一集中地入职培训。入职培训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带薪培训,一般培训时间为7至15天,入职培训是一个筛选和淘汰的过程,仍然会有很多不太适合的毕业生被淘汰出局。培训机构的入职培训内容是:行业通识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管理制度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户外军事训练,业务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和学科知识培训,单兵实战演练等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8164/c632eb97d8f4a7ef.jpeg)
九、校招的总结复盘
校招过后,负责招聘的团队要进行总结复盘,总结自己的优势,找出存在的不足。把好的方式方法沉淀下来,把不足的地方力争在下次改进。再次和招聘院校相关科室的领导取得联系,随时或定期向他们反馈和汇报招聘情况,招聘的期望和学生的就业情况,希望取得支持和理解,便于下一次更好的合作。
十、校招成功的诀窍
校招成功的诀窍就在于攻关,宣传,宣讲,测试和面试这五个环节的工作。通过攻关务必保障院校在招聘过程中的全力配合,增强信任,全力推荐,确保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面试的活动中来。通过宣传取得应聘者的广泛共识,是获得生源流量的一大入口。通过宣讲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应聘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在线测试能够体现培训学校的专业性,也是广泛获取学生信息,增加流量的主要方法。通过专业的面试和选拔,才能够为学校找到有用人才。
总之,要提高校园招聘的面试率、签约率和报到率,降低学生的毁约率和流失率,就需要全面和深入地掌握校园招聘的方法和技巧。统筹推进,高效执行,从严从细地做好各项招聘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