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2.【职业认知】软件产品业务模式

02.【职业认知】软件产品业务模式

作者: 卉姐思谈 | 来源:发表于2024-04-21 18:29 被阅读0次

选择做什么样的软件产品业务模式,对“产品经理”职业道路影响很大,我个人觉得不亚于领域/行业(农业、金融等)的选择,(从我个人主观判断)做C端的公司一般不太喜欢面向B端的产品经理,C端产品经理转B端产品经理,也不是很容易转换,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等等。

常见的软件产品业务模式包含:toC、toB、toG以及B2C、B2B、S2B2C、S2B2B模式等

●toC=to Customer:面向(终端)客户/服务于个人,比如微信、微博

toB=to Business:面向企业/服务于组织机构,比如OA、ERP软件

●toG=to Government:面向政府/服务于政府机构,是toB的特殊形式,比如某政务数字化平台、招商平台等

●B2C=Business to Customer:帮助企业服务于个人客户,比如淘宝、美团

● B2B=Business to Business:帮助企业服务于企业客户,比如阿里巴巴

● S2B2C=Slipper to Business to Customer,连接供应商、渠道商,共同服务于个人客户,现在的很多电商平台如抖音、小红书慢慢趋向这个模式

● S2B2B=Slipper to Business to Business,连接供应商、渠道商,共同服务于企业客户,现在很多产业平台慢慢趋向于变成这种模式,比如数据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等。

其实从这些业务模式,可以侧面看出互联网和软件技术变化带来的业务革新,第一阶段的信息“互联”仅面向两个角色,平台(所有的模式中都没体现出来,这里是我加)和客户(个人、企业、政府),随着进一步的发展,第二阶段增加了企业角色的参与,变成了供需撮合,到近几年,随着信息的不断打通,第三阶段又增加了供应商这个角色,实现产业链生态上各角色共同参与的情况,未来可能会增加(连接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或者减少角色(平台介入可能会压缩部分中间角色的空间,有可能会导致角色消失),并且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

但对产品经理来说,其实产品业务可简单地分为XtoC和XtoB两大类(注意:X是我个人加的,X可以是没有,可以是B,也可以是 S2B),XtoC类产品更注重用户体验,XtoB类产品更注重与业务的契合程度,我按照归属权和用户体量又将产品分了一下类别,如下:

归属权和用户体量分类举例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用户体量会越来越小~~关注这个的原因是:用户越多,产品面临的考验越大,对产品经理的整体能力要求相对会越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产品经理其实可以是一个团队,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可以是一个细分领域,不过即便这样,当我们发生职业变动——跳槽时,下一个厂家会根据产品对我们进行筛选,这里可能会有影响,另外就是不同用户体量的产品,我们作为产品经理收获的内容其实是有很大差异的,做一个产品100个人用和100万个人用,不言而喻,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做到心里有数。

最后再说一个趋势,前几年互联网发展火热,所以在很多公司眼里,互联网公司或者大厂出来的产品经理才算产品经理,尤其是做过toC业务的产品经理炙手可热,toB类的产品经理则不太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是私有工具类产品经理是不怎么值钱的,但是这几年互联网红利到顶,toC类产品饱和,加上国家的产业数字化等政策导向,企业纷纷转向toB类业务,toB类产品经理又变的炙手可热起来,我觉得这是toB产品经理升级的好机会。

另外说一个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业务模式的不断升级,让产品设计重心和规则发生变化,原来toC类更注重用户体验,但现在前端框架日趋成熟,用户与软件的交互都慢慢固定下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重复制造车轮做交互创新,能做的就是进行规则变化,所以导致toC类产品经理原有针对用户方面更加细腻的用户体验设计经验变得没那么重要。反观,toB类更注重规则,变成toB类产品经理的优势——熟悉规则,而当toC类产品经理转做toB类产品时,原有的职业习惯和思考方式都面临挑战,同时要适应toB类产品团队氛围,toC和toB类型的产品团队“基因”带来的运作方式会差距很大,举个典型的例子,网上有传闻某toC类互联网大厂“高层会为了一个体验细节,和团队讨论半个小时”,这个在toB类业务是大概率不会发生的,toB类更注重产品使用后带来的结果和成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2.【职业认知】软件产品业务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iv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