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能关注单元语文要素,由扶到放,指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看标点的方法读好停顿和感情。关注重要的词语“到处”“邀请”“冻僵”,创设情境,假扮“落叶”,邀请小伙伴到果园,理解“邀请”,出示下雪、人物冻僵的图片,理解“冻僵”。这样的活动,为学生理解词语搭建了较好的支架。
但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重在字词句的学习,要在模仿中学习基本的规范的短语和句式。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读好长句子的停顿是在课堂的言语实践中实现的,而不是把抽象的朗读方法直接概括出来贴给学生。不是教授语文要素的概念,而是将语文要素融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感受语言现象,积累词汇句式,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如:教学“高山、田野、街道……到处一片清凉”这一句话,可以将指导朗读和理解“到处”相结合,由老师范读,引导学生发现顿号的停顿比逗号要短一些,联系生活交流“清凉”的感觉;创设情景,与夏天的炎热进行对比,理解“清凉”。对这一句可以进行改编:用“绿绿的太阳照在( ),( )一片清凉。”句式,引导学生说话,除了高山、田野、街道,还有地方感受到清凉?学生在逐步的引导下不仅理解了“到处”,在这个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在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也许会自然而然读出对太阳喜爱的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