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是应该是很多人的甜蜜回忆,伴随着“咔嚓咔嚓”声,小时候的欢乐涌上心头~~
弄堂里的叫卖声,迎面扑鼻而来的小麦清香,一口咔嚓,唇齿留香!
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蝎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
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
麻花因其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被历来的文人墨客大加赞誉。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就曾定有一首赞美麻花的诗:
《寒具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虽然工艺跟原料都不复杂,但是这看似简单的麻花,有一个地方生产的却让所有吃过的人都久久不能忘怀,那就是义乌的红糖麻花~
义乌红糖麻花很纯粹,就是红糖汁加麻花,一点多余添加都没有。
麻花本身的原材料精选小麦粉和一级大豆油制作,老师傅纯手工揉面,一个个卷出麻花~
炸好的麻花再淋上一层红糖,就算完成了。而这层红糖外衣,亦是义乌红糖麻花的灵魂所在~~
义乌的红糖文化历史悠久,是义乌的特产之一,做成的红糖麻花更是一绝。义乌的红糖麻花能那么出名,靠的就是外面包裹着的古法红糖。
义乌人以“鸡毛换糖”起家,红糖文化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红糖成色暗红略发青,称其为“义乌青”,是义乌本土最著名的特产。
红糖原材料是糖梗,形似甘蔗,但又不同于甘蔗,糖梗是青色的,甘蔗是紫色的。糖梗相较甘蔗糖分高,水分少,所以适宜作成红糖。
先把糖梗在机器里压干,把糖水盛在锅里,放点小苏打,糖水里的杂质就变成泡沫,浮在水面上,把泡沫捞起来~
等糖水沸腾后,将糖水传到第二口较小的锅,糖水变浓了,也变少了……就这样往后面传,越到后面,锅越小,且水分的蒸发使得糖水越来越浓。
一锅蔗糖水从榨汁、烧柴、撇沫、搅糖、炼糖、打糖...,时间的掌控极为重要,时间过长糖水就会焦掉,短了就结不成糖块。
这些过程的火候掌控全靠熬糖老师傅的一双手、一双眼,熬糖师傅大都年过半百有着四五十年的制糖经验。
将熬成功的红糖汁淋浇在已经准备好放在篮子里的麻花上,麻花淋上焦香滋拉拉热乎乎的红糖汁,经过师傅摇匀保证根根沾足糖汁,
成品的红糖麻花酥松可口、甜而不腻,还带着甘蔗的清香。
就算闻着,看着也是一种享受,吃了更是停不下来。
拿上一个个放在嘴里,外面的红糖香甜可口~~
里面的麻花外脆内酥,吃一口满嘴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