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走在路上时,发现总有一个黑影跟着自己。
他每走一步,黑影就紧追一步。
这让他害怕极了,他想甩掉黑影,可走得越快,黑影就跟得越快。
于是,他只好拼命奔跑,就连路过家门都不敢停下。
就这样,他一路惊恐一路狂奔,直到筋疲力竭,心力交瘁而死。
有句话说的好,真正让一个人恐惧的不是眼前的事物,而是内心的想象。
病由心生,祸由心起,心不静,则百毒生。
这世上大部分的不痛快,其实都是自找的。
心清,则事明;心静,则人安。
管理健康最高级的方式,不是灵丹妙药,而是能放下破事、远离烂人,修得一颗安定从容的心。
01 放下破事 ,心静神闲
禅宗中有一则著名的公案:当时,一阵风吹来,经幡飘扬不止。
一位僧人说:“是风在动。”
另一位则说:“是幡在动。”
其实,真正动的不是风,也不是幡,而是心在动。
一句简单的佛理,却道出了这芸芸世界的本质。
世事本空,之所以有这么多烦恼痛苦,都是因为人心在动。
若是纠缠于不如意的锁事,停留在过去的是是非非中,我们就只会被过往所累。
其实,生活的好坏,不是世界的决定,而是你的选择。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是个活得很通透的人。
小时候,他在做游戏时不小心磕破了头皮,也因此在额头上留下了一道年久难消的疤。
看过的人无不可惜这块缺陷,更有人说这是“破相”。
可丰子恺并没有因此烦恼,反而开心地给疤痕起了一个美名,叫“梦痕”。
在他看来,这道痕迹,代表了自己儿童时代美丽的梦。
丰子恺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看遍世事沧桑,内心依然无恙。”
人间的苦涩无处不在,痛苦也总是占据着我们的一生。
与其悔恨不甘,不如就此放下。
把心里的垃圾倒一倒,删除不如意的人和事。
把苦难当作修行,往后只生欢喜不生愁。
余生,放下破事,是对内心最好的负责;笑待生活,是对健康最好的投资。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52417/a5cdb69eff88468d.jpeg)
02 远离烂人,心安气顺
有人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燃料不好,得烧柴,当然烧煤更好!”
这个时候,科学家再多的解释也没用。
唯有不争,不理,远离他,才能修养身心,保养身体。
《诗经》中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人这一辈子,层次不同,多说无益。境界不同,适当远离。
不要为了不值得的人,浪费生命。
赵玉平老师曾在《百家讲坛》节目中,提过这样一个问题:
一只鹤,进了鸡群,是鹤难受,还是鸡更难受?
答案令人印象深刻。
他说,一只鹤,非要与鸡合群,那么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是被鸡群逼死,要么就是被鸡群同化。
但无论是哪一种,对鹤来说都是巨大的痛苦。
人活一世,终究要明白,让你痛苦的人,别放在心上。
与之计较纠缠,只会伤身伤心,给自己添堵。
水越搅只会越浑浊,人越解释只会越糟心。
对于外界的恶意,远离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活得通透的人才能明白,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人生是自己的,远离烂人,不多听,不多想,你若不气,谁都不能把你怎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52417/6ba7a988d85bd8a0.jpeg)
03 最好的养生:放下过往,远离纷争
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大意是说,不要落到看见的这些相中,而要使自己的心达到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不为外界所动,远离琐事纷争,是最高级的修行之道。
古代有个叫高欢的人,想测试几个儿子的应变能力。
于是他给了每个人一把乱丝,让儿子们整理。
儿子们费尽心思整理这团乱丝,却是越整越乱。
可次子高洋,却淡定的拿起一把刀,说:“乱了,就得斩断它。”
手起刀落间,将这团乱丝斩断,很快就理清了。
这就是“快刀斩乱麻的”由来。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纷争和纠结。
面对这些过往的不痛快,如果实在想不通,就试着拿快刀斩断。
人生忽然而已,就该活得坦然,活得痛快。
放过自己,才能欣赏眼前;远离烂人,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筛选的历练,了断一些人和事,才能养足精神,走得更远。
古德云:“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一个人遇事不执着,遇人不纠缠,不生气,不计较,淡定从容,就是最有效的养心之法。
当你遵从了心的法则,人才会正气充盈,百毒不侵。
善待自己的心情,就是管理健康的最好方式。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有放下破事的勇气,更有远离烂人的坚定,从此心清气爽,身康体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