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这个词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1、领悟;解悟;(心窍)开通。
2、启发;开导。
3、佛教用语。指修行人证知现象没有真实性的经验。
我讲的“开悟”并不复杂,大约就是老师、家长眼里的——这孩子开窍了!
当你在学习某一学科或者某种爱好、特长时,大脑电光火石间让你茅塞顿开,让曾经看似复杂的学习忽然一下子变得简单、容易起来。
此后的你像是被打通任督二脉,自此学渣变学神,成绩一路飞升。
别人以为你这是逆袭了,可只有你自己明白在某时某刻,你的大脑中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神奇变化。
“开窍”这件事,最开始是我在初中时从一位亲戚那里听来的。
她的儿子从小到大稳坐班里倒数几名,就因为是个男孩,这位亲戚便总抱着笃定的信心,认为她的孩子只是在学习上还没有开窍。
以至于每次见我都会问:“是不是男孩子到了高中就能开窍,很快就从班里倒数变成前几名?”
我确实见过这种情况发生过,不过人家也确实是刻苦努力再加上人也聪明,才能从倒数逆袭到班里前十。
这位亲戚每天盼啊盼啊,一直盼到儿子中考结束,也没有盼来这个“开窍”二字。孩子也因为分数太低去了一所职业学校。
从此她便再没问我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我见过的在学习中从未开窍的孩子。
很多爸爸、妈妈在面对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时,是不是也曾经像我那个亲戚一样,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忽然开窍,学习成绩自此开挂?
连我自己都在盼着小咸鱼“开窍”。
读到这里时,是不是以为我在胡说八道?或者认为我的那个亲戚在异想天开?
不,她的孩子没有开窍,却并不代表这件事不存在。
我就可以作证,“开窍”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发生的概率还并不低呢,至少在我身上一共发生过两次。
不过这种事因缘际会,可遇不可求。
我的第一次“开窍”是在小学四年级,开学时幸运地遇上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那个时候的我最害怕写作文,半个小时能写出一句话都算是效率高的。
有一天,我忐忑地交上去一篇作文《我的妹妹》本,以为又会像过去那样拿低分。
当作文本发下来时,我发现文中有一句话的下面是长长的红色波浪线,这是老师用来标注好词好句的符号。
再看后面的分数,居然是满分。我现在都记得那句老师认为很好的句子是——我见妹妹还是不肯起床,我大喊起来:“太阳都晒屁股了,你怎么还不起呢!”
老师还在波浪线下面写了批语“写得真生动!”
就从那一刻起,我感觉心脏一点一点地开始膨胀起来,后来我才明白,那不是心脏,而是我的——自信心。
之后的我再也没有害怕过写作文,甚至每次看到题目就文思泉涌。
等我上了高中,作文更是越写越好,总是被评为范文,语文成绩也一跃成为年级第一。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是自己的脑子开窍了,却不知这让我开窍的钥匙就是来自老师的鼓励。
还有一次开窍经历是因为数学学习。
初一时,我数学很差,有一次考试运气更是特别差,不会的题自然是不会,会的题全错,蒙的题又没蒙对,最后试卷分数0分。
放学后,我便拿着0分试卷在马路上浑浑噩噩地游走,一直到很晚才回家。
也许有的孩子会因此灰心丧气,但那个0分却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想试试去努力学习数学,到底究竟能不能学好。
于是从那天开始,我每天开始做10道数学题,一开始是非常痛苦的。我的智商并不算高,有时候一道题用一个小时都未必想得出来。
可我就一直坚持着,有时也想过放弃,不过每到快放弃时,都会很幸运的做出一道难题。
大约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有一天我做题时,忽然感觉这题好像变简单了,我就做啊做啊,竟然全做对了。
那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感觉全世界都在向我微笑。
我甚至不理解这些题如此简单,为什么自己过去不会做。
很短的时间内,我的数学成绩开始快速提升,虽然高考时数学成绩在当时算不上高分,但也是一个让我以前连想都不敢想象的分数。
其实这个过程很像现在的一万小时理论,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如果家长也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某一天在学习上开窍,不如从这两个方法上下功夫。
鼓励他以及不要轻易放弃。
永远鼓励孩子,让他相信自己能做成一件事,只要他想去做就好。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时,全宇宙会合力助你。
此外,更要给孩子勇气,让他们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它还是夸张了,很多事用不了一万小时,做着做着就有了......
后来我也和身边很多人分享过关于开窍这件事,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遇到过,所以它并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
我们每个人手中的牌,也许现在看未必是一副好牌,但是不要轻易认输,也许想要的那一张牌其实就是下一张。
就像我家小咸鱼,即便她现在只是一条小咸鱼,谁又知道她什么时候就翻身了呢?
只要你和孩子总是充满信心,那未来必将如星辰大海不可估量。
起跑线在哪里并不重要,能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我在平台写的所有文章,都不是从育儿专家的书上看来的。
也坚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上,经历、经验比故纸堆要有用得多。
所以与其分享育儿书上的摘抄,不如把经历、经验做个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