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书是《思考,快与慢》,本书作者大有来头。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将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实验与经济学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人们的行为、情感、心理等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决策。
由此,他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行为经济学,并因此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没错,作者身为一位心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见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突破性。
这本书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概括起来,全书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的思考模式分成快系统(系统1)和慢系统(系统2)两个系统。
快系统更倾向用使用直觉判断,慢系统更倾向用理性思考,每个人的思考过程,其实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合作的结果。
如果快系统运行得太快,没有慢系统深思熟虑,容易出现错误,这就是非理性思维。
提升思维准确率,核心思路是唤醒大脑思考慢系统。
怎么理解呢?你可以试着凭直觉解答下面的问题:
球拍和球共花1.10元。
球拍比球贵1元。
请问球多少钱?
如果你不假思索的想到了10分/1角/0.10元,那这就是快系统的直觉反应,然而经过慢系统的逻辑运算,你会发现正确答案是5分。
从这个简单的难题可以看出,快系统和慢系统的区别,两者产生了相应的快思考和慢思考。
快思考是直觉反应,速度极快,属于无意识的运作,但可能不准确。
慢思考是严谨思考,速度不快,属于受控制的运行,准确且耗能大。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双系统运行。
在我们醒着的时候,快思考和慢思考,也就是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前者是自主运行,后者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
快思考不断为慢思考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慢思考接收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
当快思考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慢思考寻求支持,这个时候,慢思考就会出手,按照逻辑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快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选择、高效行动,比如理解简单的语句、识别他人语气中的不友善、判断两个物品的远近,等等。
不过却不要太过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快思考是有瑕疵的,对重要的问题,还是要让慢思考发挥作用。
通过避免思维上的懒惰,对直觉常持怀疑态度,让思维更活跃,不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才能发现表象背后真正的答案。
基于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的特点、作用,书中还探讨了为什么我们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很难理解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理性假设的决策模式所存在问题。
结尾部分,又延伸到对「两个自我」的区别性描述。
这两个自我分别是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对于我们发现经历和回忆的不同,极富启发意义,相当于又开了一层脑洞,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具体内容。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