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读书计划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作者: Jean_zz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05:47 被阅读16次

最近在简书上看了很多作者推荐的读书经验,也参加了高博士的读书方法论精华分享会。整合我所了解和学习的信息,我觉得,要想在当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高效的读书,那就必须先建立属于自己的读书体系。

一、了解读书常识

(一)成人学习的三大特点

在分享会里提出了成人学习的三大特点:

1.我们其实并不缺时间,只不过是没有把时间用来读书;

2.可能看不懂书、记不住问题,其实是我们搞错了学习主题。

3.看不下去一本书,是没有明白学习的目的。

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面,针对时间不够他提出了一个生存余力理论模型:生存余力=生存力量/生存负载。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

当一个人在生活中生存余力越小时,表示他工作压力越大、对未来的期望越高,但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有想法,没时间,甚至没有时间去认真读一本书。

针对第二个问题记不住、看不懂。追其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搞清楚学习主体,就算你全部看懂了,并且全部会背诵,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很多人的思维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路,就好比你会背一本词典,但你还是不会一门语言一样。读书的目的不是记忆,阅读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也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能创造价值,读来的知识要进行反思。

通过读书,让你了解到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对你的做法有所启示,比如,你读《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你可能会记住上面的知识,但这并没有什么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阅读,只会关心能不能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带来行为的改变。

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你改变了以往自己读书的方法,改变了自己的读书习惯,那么,读这本书就是有意义的。

针对第三个问题看不懂、看不下去。很多人在书橱里藏着很多书,但许多是没有翻过的,这让大家有一种愧疚感,感觉自己没有好好读书。但当你想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时,往往发现,读不下去。

其实,读书并不一定要全部读懂,甚至不需要读完,只要在一本书上能找到一两点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只要在工作中用上任何一点,它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买书的价值。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二)读书误区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看不下去、看不懂,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通常来说,大家读书有以下几点误区:

一是没有时间读书。很多人认为自己也想读书,但没有时间去读。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读书并不需要大片的时间,我们要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一天上淘宝、聊天、坐地铁的时间,如果可以用来读书,时间就会很宽裕。

二是逐行阅读。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会逐字逐句进行阅读,浪费时间还效果不好。其实,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书方法,有些书是没有必要全部读的。有很多书,大家只要从中摘要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即可,没有精读的必要。

三是阅读不广。有的人阅读范围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比如,只读文学,或者只读艺术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读书的广度。

四是遇书精读。有的人遇到所有的书,不管什么内容,都精读一遍。不能说这种做法不对,但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没有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大的成效,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

五是开卷有益。读书的时候抓不住重点,对自己喜欢的内容多看一点,对一些文中交代的重点没有读懂,比如,很多人喜欢阅读对话,但其实对话往往不是重点,遇到重点的观点之类的就略过了。

六是碎片阅读。很多人觉得自己也多了很多书,但总感觉没有收获,这是因为你读的书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比如,很多人看微信文章,微信文章里面有很多知识点,也是非常好的文章,但没有系统去读,就无法构建知识体系。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养成高效阅读的习惯?

二、构建读书体系

我们的知识体系就像一棵大树,而每一个知识点就是枝叶,如果你没有一个知识体系来做支撑,光有树叶和树枝是无法构架读体系的。

怎样构架自己的读书体系呢?

首先,要构建知识框架。我们要明确一个主体,你需要构建一个怎样的知识结构,比如,我需要研究读书方法,就需要读大量的专门介绍读书方法的书,先构建起一个自己的知识。有了框架,才能够进行下面的修补和完善。

其次,需要有问题导向。什么是问题导向?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常见的读书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点?哪种方法是适合我的?这一点非常关键。它会指引你向一个方向去延伸,去拓展,让你的知识树结构越来越完善。

第三,需要持续输出。你学到了很多读书方法,怎么办呢?一定要去实践,要用到自己的读书实践中去。用这些方法去检验自己的读书效果,反过头来再完善知识结构,补充问题导向。实践其实是一种输出的过程,不管你用书上的办法去读书,还是给别人讲解,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都是一种输出的方式。

第四,反复使用“融入—思考-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家反复去实践,去练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反思、总结,最终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构架。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面,作者将成人教育学总结为五大公理:“自我导向+关联经验+强调实践+聚焦于解决问题+内在驱动力”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在这个结构里面,自我导向和关联经验就是第一步,强调实践是第二步,输出是第三步。用另一种表达方式为:“参与+关联+启发+演练+点评”。强调的也是一样的道理,即如何架构自己的读书知识体系的问题。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知识树构建的如何,有没有什么漏洞,有什么检测的方法呢?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读书境界,来看看自己的知识树是否壮大。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读书的4种境界

1.主动阅读

主动阅读者:带着目的去阅读,想要获得利益或心智成长

被动阅读者:没有带着问题去阅读,只是被作者引导

读者需要主动的带着目的、要获得利益或心智的成长去

1.本书主要谈了什么?

2.作者具体是如何表达的?

3.全部都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2.读书的四个层次

第一重:基础阅读。摆脱文盲状态基础阅读能力,你能理解这个句子说什么。这是最简单的要求,只要你能够认识字,就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句子表达的含义,也就能完成基础阅读。

第二重:检视阅读。有限时间最好的完整阅读法,你能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你能通过完整读一本书,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第三重:分析阅读。无限时间最好的完整阅读法,你自己是如何理解这本书的。你不仅可以完整地读一本书,而且能够通过相关书籍的阅读,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知识树的构架上更加立体化。

第四重:主题阅读。最主动最花费力气的阅读法,本主题这些书的观点不同之处在哪里。能够以问题为导向,已解决问题为入口,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解决某一主题的主要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使自己的知识树更加茁壮,更加完备。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相关文章

  • 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最近在简书上看了很多作者推荐的读书经验,也参加了高博士的读书方法论精华分享会。整合我所了解和学习的信息,我觉得,要...

  • 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世界读书日,大家都在说读书,然而真的说起读书,我们却发现,在实际生活中,读书已是一件愈发严肃和沉重的事。信息网络越...

  • 02-知识树

    在注意力稀缺的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的时间无限的被碎片化。越学习,我们越焦虑,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硅...

  • 02-如何画一颗知识树?

    在注意力稀缺的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的时间无限的被碎片化。越学习,我们越焦虑,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硅...

  • 微信课——碎片化时代的最好学习方法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时间碎片化,知识碎片化,市场碎片化,读书碎片化,学习碎片化...... “碎片化”这个词,...

  • 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高效阅读、学习?

    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高效学习? 首先、建立感性认知(收集) 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的概念卡片,建立一个基础的感性认知...

  • 专心写作

    在碎片化时代,很多人在想如何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其实,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防止自己的时间碎片化,而且要想方设法保...

  • 互联网的营销模式

    我们该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用新的思维打造新的营销模式? 面对“碎片化、场景化、移动化”的营销环境,与“社交化、娱...

  • 《洋葱阅读法》—第二章至三章阅读分享20190421

    1.我们该如何使用碎片时间? 我们可以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内,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去阅读。但是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

  • 《洋葱阅读法》第二章——构建知识体系

    碎片阅读 作者把碎片阅读的形式比喻成章鱼哥,每天要学的东西很多、很杂,这个信息过盛的时代,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高博士学方法一: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vv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