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第1958天
一天一点点,持续读书打卡第一天2023.1.11(星期三)
书友提出倡议,我们觉得甚好。小鞭子抽着还是需要的,监督是另一份前行的力量。感恩
今天是我的生日。早上6:06进群参加读书会直到8:00,探讨案例,读书畅聊,是一份充满滋养的礼物。上午大概八点半,进入家庭责任区:老康去接孩子爷爷到我家,我忙着收拾屋子,床是头天晚上铺好的,上午收拾杂物、搞卫生直到十二点多,老掌柜不到家没敢做饭,康带老掌柜理发回来忙着打发老人吃饭。安置好老人我想着随便做点饭罢,儿子被我喊醒,听说我想随便做点,说了一句“啥?现在做卤面来不来得及?”,那就准备吧,晚一点无所谓。谁知吃完饭已近两点,坐下看几眼书,老康进屋了,我俩聊起三年规划。时间就这样顺着指缝流走,突然感悟“琐碎”二字:生活的琐碎锁住了脚步,敲碎了时间,我们用碎片化时间拼凑自我向往的蓝图。晚上七点到九点听课,不讲章法横竖记了笔记。群里有伙伴们的几篇读书分享,“咀嚼品尝”点心美味。
终于开始接着下午看的几眼开始读起来。
感慨父母之教育,拟定题目开始分享。
《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命由我不由天》83--90
先摘录蔡先生回忆父亲的几段话:
蔡志忠说他的求胜心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看父亲全力以赴地专注用心书写书法所得到的启示。“曾听妈妈说起父亲年轻时练习书法的事,每天中午他顶着大太阳,以砖为纸,以水当墨,拿着毛笔在红砖上练字。被太阳晒烫的砖块一写就干,一砖两面可以写很多遍。一块砖写湿了再拿第二块写,这样几年下来他便成为花坛乡书法第一高手,像极了武侠小说中大侠练成天下无敌盖世武功的情节”。“除夕下午,他一定会把全村的春联写完,好让人家能及时贴上。吃完团圆饭,他便开始书写家训或有意思的箴言,有的送人,有的自己裱好挂在书房或大厅两侧。
蔡志忠说,父亲书写的文章非常像庄子,例如:
有本事生了事,无本事省了事。
生出事来便是无本事,
省了事则是有本事”。蔡志忠说,他从当漫画家开始学习父亲的精神,每年除夕吃年夜饭之后,他尽可能加班通宵,让一年之计始于除夕。
他与父亲之间言语并不多,但是父亲的教育都被他吸收了,践行了。
孩子很奇怪,他往往不听父母的“言”,只看父母的“行”。父母之与孩子恰如房檐与雨水 ,老话说的好“房檐滴水照窝行”。
智慧的父母做得多,愚笨的父母说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