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读书,兜兜转转来到了八月,又到了山里,而《往梦依稀》的作者于恩胜老师又坐在面前,这次活动,注定了与以往有大不同。
书中的“方言"就是我乡里乡亲的语言,这是首先吸引我的地方,我跳跃式翻阅,用笔标记出那一行行方言,然后试着“旁白十对话"地自己读。相信很多潍坊本地人,也对方言倍感亲切。当然亲切的还有春夏秋冬的美食,还有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故事,还有令人怀想的乡情乡景。
民以食为天,我们交流着交流着,话题到了“潍县菜”上,偶尔有个小插曲,又回到吃上。
…花椒水卤、麻汁、泡海米或者虾皮、黄瓜丝、咸香椿末、咸胡萝卜末、蒜泥、香菜……咸香椿末咸胡萝卜末得用香油养好,周二姑连蒜泥也是拿香油养的。
这是书中写的夏至凉面,只是配菜。我们小时候也这样吃凉面,但是配菜从未用香油养过,而且花椒卤水也省去了。
我老家是潍县农村的,于老师是地道城里的,菜的做法更精致,从小听家里大人评价城里人“会吃”“会讲究”,现在读来确实如此。于是我的思维常切换:文字里的菜和现实中的菜,同一道菜的农村版和城里版。
我们所在的集美书社是“时间的森林”,恍惚中觉得一切都那么合时宜。
关于吃的话题,读书会结束也没有聊够。
继续延伸到中午的餐桌上。其中香丽说在她老家,把河里的泥挖到竹编的筐里,然后在水里晃~晃~晃,筐里剩下的都是蛤蜊。这是我从没有经历过的,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大家都能写下来,各地美食一拼,实在是件有乐趣的事儿。
继续延伸到回程。我们在古街买了黄米糕,于老师教给了我一种新吃法。不粘锅加入合适的香油,把黄米糕倒进去,慢火,黄米糕“扑哧扑哧”,待会儿感觉到黄米糕的底部水分干了,有锅饼出现,停火。这样做出来的黄米糕挺好吃的。我汗颜,我一直都是直接吃!甚至在古街上一勺勺吃完一盒。
文雨还买的莲蓬,一人一个在车上吃起来。家乡的湾里,姥姥家的湾里,都有大片的藕,莲蓬也不少,我不吃,吃不了苦味,即使成年后也只用来熬粥。但是在车里剥出来,白白嫩嫩的,放进嘴里,绿色的芯也没去掉,略有苦味。是我经历了生活的苦,变得麻木了?还是莲子没当年的苦了?亦或是文雨说“去秋燥”正中我意,不重口感重疗效了。
大家也聊到这本书的意义。于我们这一代而言,书中的很多事情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一触及文字就像按了开关,从记忆中奔涌而来。我经常看一段儿文字,便由此联想到我的家乡,想那些人那些事,想那些旧容颜。我们的下一代会怎样?这是一本放进博物馆里的书,是我们的曾经,是孩子们的听说,是潍坊的烟火生活近代史。
于老师还介绍了这本书创作的始终。她就想完成个任务,她得到了某人、某单位的帮助,她觉得应该好好学学写作……我本仰望的一个人,低到相遇的每个群体中,真诚地娓娓道来,让大家都想亲近,不管是文字还是个人。
原来,一个人的本身,就是一部作品!清晰地站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