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释族
三只袜
去习者云行至峨眉山,而隐蓄三只袜,常穿二补一。岁久裂帛交杂,望之葺葺焉,自呼为狮子袜。
三只袜: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三只袜代指此三个环节。宋·释智愚《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杜宇不如归,竹鸡泥滑滑。深山岩崖中,谁道无佛法。有佛法,衲僧只有三只袜。
去习者:
云行:云游。
五百斤铁蒸胡
汴州封禅寺有铁香炉,大容三石,都人目之曰香井炉。边锁一木柜,窍其顶,游者香毕,以白水真人投柜窍,寺门收此以为一岁麦本。他院释戏封禅房袍曰:“贵刹不愁斋粥,世尊面前者五百斤铁蒸胡,好一件坚牢常住。”
铁蒸胡:铁蒸釜。蒸锅。
白水真人:古钱币的别称,王莽代汉称帝后,因为钱字有“金刀”,而“刘”字正是由“卯、金、刀”组成(皆指繁体字),王莽便改称钱为“货泉”。“泉”字由“白、水”两字组成,故称“白水真人”。
封禅房袍:
肉香炉肉灯台
齐赵人好以身为供养,且谓两臂为肉灯台,顶心为肉香炉。
肉香炉肉灯台:肉灯肉香。谓在头顶和两臂挂油灯(持燃香),燃以奉佛。后成为流弊,朝廷予以禁止。佛教故事,《南史·梁武帝纪》曰:“有沙门智泉铁钩挂体,以燃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苏舜钦《闻见录》曰:“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祷,宫人内珰皆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