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下)

作者: 有点懿思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00:09 被阅读95次

    前篇摘要:自己真正选择相信的是什么?是选择相信多年根植于大脑的思维惯性,还是选择遵循内心的感觉?

    在提摩西.加尔韦、哈特.托利和武志红三位学者的著作中,找到了答案---遵从内心感觉,而不是头脑中的思维(信条),静下心来去和自然链接,找到真实的自我。

    感觉

    在红黄蓝出事的时候听说过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国内创办了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正好同事家的小孩就读于此,每次看见同事神采奕奕、绘声绘色的说里面教育方式种种的好,让我忍不住去搜寻蒙特梭利的相关信息,特别的巧是最近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正好给予了详细的解读。

    玛利娅·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改革家,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提出了‘‘精神胚胎’’的概念,倡导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的教育,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创始人。

    “爱”和“自由”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两个关键词。

    “爱”是指发自内心的喜爱,发自内心的认可,是父母给予的一种良性的互动。前几天单位培训《欣赏式探寻》,期间看了一部泰国励志短片《我不想让你得第一》,其中的妈妈是我的榜样,也是我认为做到了的爱,大家可以看看。

    那什么是“自由”呢?这需要借助“精神胚胎”来理解。

    精神胚胎是指,我们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给予,就像一粒种子,需要园丁辛勤的劳动,按时施肥、浇水,让它享受阳光的沐浴,然后静心等待果实的自然成熟。

    精神胚胎的发育和胚胎一样是需要养料的,它的养料是“感觉”,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五感、第六感,还有近几年出现的第七感时间觉(如生物钟或伞兵控制开伞的时刻)和第八感空间位置觉(杂技演员走钢丝,帮助他维持身体平衡的感觉)。

    令我吃惊的是,这个“感觉”和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找寻自我的“感觉”居然不谋而合,自我认知相关理论和蒙特梭利教学法是一致的。原来不管是在追寻真实的自己,还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其本质都是一样的。这种“感觉”决不是父母的感觉,更不是老师的感觉,而是自己打开感官,自己亲自去觉察这个世界,并与之建立链接的感觉。

    不仅如此,精神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是孩子的自发选择。也就是在我们说“不”的时候,其实已经抹杀掉了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们接受到的选择是被我们的经验筛选过的,他们的精神胚胎没有受到滋养,果实无法成熟。

    可想而知,他们长大以后的样子,建立在父母的经验之上的感觉,必将结成畸形的精神果实,不具备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只能躲在父母身后。

    反观自己的教育,宝宝1岁半了,处于好奇心爆发期,没见过的东西总要摸一摸,没见过的食物总要尝一尝,每天醒来,就是一刻不停的探险,东转转、西看看,各种寻宝,只要有快递来了,第一时间肯定扑上去。

    由于对孩子的保护,易碎品放进柜子,冰箱上了锁,厕所、厨房门一律关闭,次卧母子床的楼梯已经悄悄被拆下;围栏挡上了我不想让她去的地方。

    仔细想想其实保护的背后,隐藏的是我的懒惰、怕麻烦、没耐心,如果我要是用心的陪玩,耐心的引导、以身作则,其实这些危险无从谈起。

    有时我还会给她读《大卫,不可以》系列书籍,想从第三方的角度去纠正她的行为,可是却忽略了“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如果我不过多的去干涉、限制,孩子会选择会向主流社会认可的价值方向去发展。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好在意识到这些还不晚,我默默的打开了围栏,扔掉了家里的《大卫,不可以》``````

    最后以乔爷爷的名句结尾,“聆听你的心,而不是你头脑中的信条。”

    (终)


    让我们一起撕开思维的口子,窥探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stella包包:文章分上、中、下三篇,既避免因文章过长让读者分心同时这种分节又很好扣住了读者的好奇心,是一篇值得阅读的心理学文章。
        文章引用的理论知识,自身成长的例子分析,以及对后代的影响和教育,都进行了很详细的阐述。
        尤其赞同这一句"上一辈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这一代人在调整好自己的同时,还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任务,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引发深思!
        谢谢分享。

      本文标题:选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c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