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吗?冰淇淋也出大白兔奶糖了,哦不~大白兔奶糖出冰淇淋了。额~也不对!
正解是,
事情是这样的:
为了庆贺中国新年,日前洛杉矶一家Wanderlust creamery 冰淇淋店,推出了大白兔奶糖口味的冰淇淋。
网传大白兔冰淇淋长这样
这种奶糖与冰淇淋混合体,土生土长的大白兔味道,在中国吃不到,然鹅在美国卖疯了!
具体火到什么程度呢?
大冬天照样每日光速售空!
一天能卖出39加仑!
是他家夏季最火款的4.6倍!
供应时间从9天延长到了3月。
甚至原材料大白兔奶糖卖断货了!
而正当这款奶甜奶甜的冰淇淋在国外炒的热火朝天时,大白兔的原生品牌方冠生园表示:未授权过,正在调查中!
国内的吃货柠檬精们急了:很馋却吃不到,品牌爸爸请体谅我嗷嗷待哺的生理需求!
(图片来源微博)
可喜的是,冠生园表示未来将考虑创新产品,其中就包括冰淇淋!
大概就连冠生园也想知道,
为什么大白兔冰淇淋在国外会这么火?
怀着梁静茹借我勇气,进行了以下粗浅的猜想。
01
想法新颖,独具创意
奶糖与冰淇淋原本是两种不同属性的东西,一般人不会想到还有“混合食用”这种方式。
但它们又都具有“甜” 和 “化”的共同特性,首先就打破了制作工艺的难关。
甜上加甜的味觉感受,使得“奶糖味冰淇淋”本身就有了很好的营销噱头。
02
原汁原味,足金足两
引人围观并立即下单,只要营销到位了并不难。但要口口相传,卖的火爆,口感和品质才是制胜关键。
这款网红产品做到了。
据说每个冰淇淋里含有1.3颗大白兔奶糖,甜度与香醇度丝毫不打折扣。
商家也很注重提升客户体验感,特意“帮你把烦人的米纸剥掉了”。虽然这波骚操作,引发网友纷纷吐槽,但它确实体贴周到得令人暖心。
03
限时限量,饥饿营销
虽说饥饿营销的套路屡见不鲜,但每每客户都吃这一套。
冰淇淋店起初宣布只供应9天,由于需求量太大,以至于时间从2月5日延长至3月。
也许这款冰淇淋“出世”的最初动机确是为庆贺中国春节,所以出售时间设定较短。商家非有意地饥饿营销,但客户却实在灰常的买账。
由于原材料囤货不足,加上同行商家对原材料的抢购,这个爆款在该品牌店所有店铺已经全面售罄。
但我相信,只要它再次面世,一定还能火爆一场的。
04
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年”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海外留学生、华侨也越来越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了解这波人就有了市场。
中国人在新年里祈福的习惯,亘古未变。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希望生活甜蜜胜意的心情,没人会拒绝。
在吃上博大精深的人们,通过各种甜糯的吃食,表达美好愿望。从糕点汤圆,到糖果蜜饯,是用才华与生命在捍卫对甜品的喜爱。
所以你说为什么大冬天里,大白兔奶糖还如此受欢迎,那是因为听起来就“狠甜”呀。
05
深谙大众心理
大白兔奶糖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商家了解市场并因时造势、贩卖情怀,是这次营销大获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说白了,你以为商家卖的是冰淇淋吗,商家卖的是集众的“怀旧情绪”;买家买的是大白兔吗,买的是集体的“童年记忆”。
如果一个冰淇淋筒就能唤醒我们共同的“童年味道”,那就还等什么呢?当然是买买买呀!
在美亚上收获上百条好评的大白兔
→
像老干妈、卫龙辣条一样,其实大白兔也已悄悄占据海外市场,深受人们追捧。
而人在异乡的70-90后们,尝到的除了“童年的味道”外,大概还有“家乡的味道”吧。
另外,好奇心与从众心理的驱使,也许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之一。
从大白兔纯奶糖,到大白兔冰淇淋,以后还会有什么新鲜的创意产品,我们不得而知。
但作为大白兔奶糖的“亲爸爸”,中华老字号冠生园则见证着大白兔的前世今生。
大事记
to 2019
1915
广东人冼柄生来到上海,叫卖零食起家,并更名为冼冠生。
1918
冠生园成立,此后陆续创设分公司,并购地辟为农场,组建供应链。
1934
邀影后胡蝶代言,广告一出,轰动上海。
1972
大白兔奶糖被周恩来总理作为礼品,赠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
1993
“大白兔”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999
与日本协和株式会社,组建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涉足生物医药。
2002
集团公司与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合作,成为其糖果供应商。
2005
大陆与台湾50年后首次直航,“大白兔”作为上海名片,被选为台商包机上的纪念品。
2019
因美国商家售卖大白兔冰淇淋,原生品牌冠生园广受关注,其后表示可能生产冰淇淋产品。
从名不见经传的叫卖零食小商店,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名牌老字号企业,秉承“品争冠、业求生、人兴园”的精神,无论是“冠生园”抑或是“大白兔”,注定是一场未完待续传奇。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落落晴空”
网友评论